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小區是城市的基本單元,同時也是城市基層治理的“最后一百米”。業服務與小區和諧穩定以及居民幸福指數息息相關,因此為新時期加強和創新基層治理的重要切點。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將基層黨組織建設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在天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行方案”中提出了“紅業”創建活,并最近出臺了打造“紅業”實施方案。這一舉措旨在推業管理融基層治理,提升業服務質量和水平,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好居住生活新需求,從而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幸福以及安全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以建強黨的基層組織為基礎,點燃業服務的“紅引擎”,推黨對業行業、業企業以及業主委員會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形“黨建+業”基層治理模式。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立市、區兩級業行業黨委,加強對業服務企業黨組織的指導。同時,應加大推業服務企業黨組織的建設力度,并通過黨組織的建立來增強對業服務的領導。此外,街鎮社區黨組織也需要加強對業服務企業黨組織的領導,并負責發展黨員工作。

另外,需要建立工作機制來強化黨的領導監督職責,包括在業服務重要事項決策、重大事件報告以及年度評議等方面發揮黨的領導監督職責。此外,應建立業管理服務重要事項事前決策機制,以及推落實業服務重要事項請示報告和定期述職評議機制。同時,還需要完善街鎮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業服務企業“三方聯”運行機制。

信息公開和信用評價也是重要的工作機制,它們可以保障社區居民的各項權益。通過健全業服務信息公開公示、企業信用管理等工作機制,可以充分保障社區居民的知權、參與權、表達權以及監督權。

最終,通過創建規范化、制度化、標準化的“紅業”,可以實現業服務品質的全面提升。這包括業服務企業做好清潔衛生、公共秩序維護、共用部位維修養護、綠化養管、共用設施設備正常運行等服務活,以滿足居民好生活的需要。同時,針對還沒有引進業服務的小區,也需要積極推進業服務企業的引進,以提供業服務。在這一過程中,業服務企業還需要積極拓展家政、養老、助殘等服務項目,以滿足居民多樣化多層次生活新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