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出生的張萍,是黎城縣西仵鎮西水洋村的人,平凡而普通地在生活中做著銷售員的工作。然而在2019年,他加了長治市學雷鋒志愿服務協會,從此以后,他用自己的力量盡力幫助他人,讓空巢老人不再孤獨,讓留守兒有依靠,為貧困學生捐助學費,參加抗洪搶險運送救災資......經過四年的時間,張萍始終不計報酬,只為心中那份永不褪的堅守,以自己的舉傳承著志愿神。今年3月份,他被評為長治市的“最志愿者”。

近日,在黎城縣停河鋪村的安馨敬老院外,一群著紅馬甲的志愿者已經等候多時。大院剛開門,張萍第一個走了進去。他邊和悉的老人們打著招呼,邊準備自己的理發工。“李大爺,這幾天我一直惦記著要過來給您理發。剪短一點,您會到更神些。”張萍對這位長期臥床的老人說道。理發曾經是李大爺的家人們最頭疼的事,但自從幾年前認識了張萍,李大爺總是期待著每次的理發。“在敬老院的床位間隙中,張萍用一只手輕輕地托起老人的頭,另一只手拿著理發,時而彎腰站起,時而蹲下,練地給老人理發。理完頭發后,張萍拿來一面鏡子,老人看著鏡子中整潔的發型,連聲說著‘好’,臉上出滿意的笑容。每當這個時候,張萍都覺得非常驕傲:‘這是我做志愿服務最開心的時刻。’”

事實上,除了理發,張萍經常走進社區和敬老院,為需要幫助的老人修剪指甲、打掃衛生、整理,為他們送去掛面,編排文藝演出,陪他們聊天,讓他們到濃濃的關。除了孝老敬親傳承德,這些年來,張萍最常做的還是關注留守兒的健康長。他說,在志愿服務的過程中,他遇到了很多留守兒,他們都是由年邁的爺爺照看,孩子們的學業輔導問題比較突出。每到一戶,張萍總會耐心地與孩子們流,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心健康狀況,引導他們積極完作業。此外,他還經常組織其他志愿者走進校園,開展形式多樣的關留守兒系列活。在這些活中,志愿者與孩子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通過走訪、電話、微信等方式實時了解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和心理狀況,有針對地為他們提供學習輔導、心理疏導、維權幫扶和困難救濟等幫助。在張萍看來,農村留守兒是最特殊的一類兒,在本應該有陪伴和教育的年紀,卻無奈地與父母長期分離。對于這些小孤獨的心靈來說,“”無疑是最好的幫助。

如果一個人能夠長期堅持做一件事,那麼,這件事就會融他的脈,伴隨他長。四年來,張萍一直堅持做一件事——志愿服務。他和他的伙伴們圍繞著“一老一小,幫扶幫困”的理念,為許多于困境中的人們送去關心和關,同時也讓自己的人生變得彩。張萍至今仍然清楚地記得第一次做志愿者的景:“當時,我們去看一位90歲高齡的老人,為他送去米面油和問金,還幫他修補了破損的房屋。”張萍說,當他親眼目睹老人生活困難時,他覺得自己必須幫助老人。“被需要真的是一種責任。”張萍說,這也是他堅持做志愿者的初心和力。在采訪中,張萍提到最多的是他和他的“戰友”們的故事,心送考、暖冬行、抗洪救災......在他的手機里,保存著幾乎都是關于團隊志愿服務的照片。“做志愿服務,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更多時候需要大家的幫助和支持。”在參與志愿服務的過程中,張萍深深地會到,眾人拾柴火焰高,他希有更多的人加志愿服務團隊,都能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