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部網上出現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消息:有人大代表提出了將育學科從副科變為主科,并免費發放小學育課本的建議。教育部的回復是:國家課程方案規定開設的科目,并沒有主次之分。每個科目都有其獨特的育人價值,彼此之間不能替代,同時各科目之間相互配合,協同育人,以確保培養目標的達育與健康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系中的重要組部分。教育部的回答非常圓融,沒有留下任何。然而,實際況是,中國人都知道中小學的學科確實存在主課和副科的區分,而不是教育部所稱的“沒有主次之分”。在小學階段,家長最關心的科目是哪些?是語文、數學和外語。這些科目的課時多,作業多,還有考試,并且績會排名,學生的績評比也會參考這些科目的績。而不是育、和音樂等所謂的副科。上級部門和社會、家長評價一所學校的好壞,也會看這些科目的績。因此,教育部對人大代表的回答只能算是自欺欺人。這種回答非常無聊和荒唐。然而,有人大代表建議將育列為主課的說法引起了人們的警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建議呢?本原因是希能夠讓社會、家長、學校、老師和學生像對待語文、數學和外語一樣重視育,因為主課是可以考試的,不像副科只是考核,只是走過場而已。說到底,因為為主課就有資格考試,績會計總分,為升學和評比的指標。這樣才能引起所有人的重視。可見,我們的民族一直以為考試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尤其是學生素質的問題。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看看我們男足的命運,就知道答案了;看看我們語文、數學和外語的績如何提高,就知道答案了。把一切都依靠考試來推,把希寄托在考試上,這本就是一條死胡同。提高學生素質不能靠將其列主課,并用考試的方法去推,否則會帶來很多后癥,正如現在各地中考育測試中存在的許多問題。只有全社會樹立強健的魄和尚武為每個公民長所必需的信仰,我們的孩子、學校和家長才會真正熱衷育。就像廣西的軍訓是核的,而其他地方的軍訓則是游戲和娛樂,信仰才是最寶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