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兵伐謀,其次伐,其次伐兵”,這句話自古以來便是戰爭中的金科玉律。然而在新世紀以來的大國博弈中,武力往往是雙方最不愿選擇的一種手段,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日益顯著的今天。拋開軍事因素而言,最威懾力的方式無疑是經濟遏制。進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能源消費需求呈越式增長,尤其是多以進口為主的石油。石油作為主要能源既承載著經濟增長的希,也代表著世界發展的“源”力,擁有更多的石油就意味著擁有了更多的時代意義。因此,保證能源通道不任何因素威脅,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重中之重。

然而,新世紀初期印度曾在這方面過手腳,妄圖在馬六甲海峽修上一扇閘門掐斷我國的海上生命線。馬六甲海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承載著超過六的國際石油貿易,以及全球貿易中三分之一的貨,因此有極為重要的地緣戰略價值。然而,印度并非三個管理馬六甲海峽的國家之一,也在該地區沒有太大的影響力。盡管如此,印度通過設立海陸空三軍司令部,以及加強對安達曼群島的軍事力量,試圖在特殊時期通過這里變相控制馬六甲海峽,以便在戰時輕而易舉地向東南亞投放海軍力量,從而控制其他國家的經濟命脈。

然而,中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保障能源供應的安全。中國研究院設計了多條石油進口通道,如中哈石油管道、中緬輸油管道和中俄管道。這些管道不但可以減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還能確保能源供應的安全。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就意識到馬六甲海峽未來可能會為能源供應上的肋,因此提前開拓其他渠道,如中亞地區和緬甸,以減對馬六甲海峽的運輸比例。這些舉措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馬六甲海峽的重要,同時也保障了中國的能源安全。

綜上所述,馬六甲海峽不但在經濟上屬于通要道,在軍事上也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雖然戰略上可以蔑視,但戰上必須重視。中國在保障能源供應安全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以確保經濟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