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馬元鎮一直在深化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模式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他們積極推行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和“定時說事”機制,從而實現了從“坐等靠要”到“共治共”的轉變,將“為民做主”變為“讓民做主”,并將群眾的“關鍵小事”辦“暖心大事”,解決了基層治理“最后一米”的難題。

為了打造群眾說事的“打卡地”,馬元鎮取得了一系列果。倒垃圾、隨地吐痰的現象大大減,而爭當“最庭院”戶的數量卻大幅增加;喝酒打牌閑聊的人減了,而讀書看報健的人增多了;婆媳吵架和鄰里不和的況減了,而孝老親和互幫互助的況增多了;以前的婚喪嫁娶大大辦現象減了,而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的況增多了。北村的風氣變得越來越好,這都得益于他們經常開展的“說事議事”活。北村黨支部的宋建龍表示:“以前村里放、生活垃圾隨可見,每次打掃完過不了幾天又是老樣子。自從村里開展定時說事議事活,將環境衛生整治納固定說事項目,村民都自覺了起來。現在,各種柴草擺的整整齊齊,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馬元鎮還不斷深化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積極創新基層治理模式,將基層黨的建設和村民民主自治有機結合起來。他們探索建立了說事議事、協商理、明確職責、督導反饋相結合的“民事直說”機制,全面討論、收集村民對村級發展的意見建議,并與群眾一起共商共議解決問題。這一機制的推行調了黨員和群眾參與村務治理的熱,讓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落實為可能。

馬元鎮還努力創建聯系群眾的“新陣地”。通過在周富村文化廣場上發放宣傳單和進行面對面宣講,他們向群眾傳達防養老詐騙、森林草原防滅火等方面的知識,讓群眾更加了解各種法律政策。他們還在需要的地方開展“說事議事”會,讓群眾聚會神,從而增強了群眾解決問題的能力。馬元鎮對民事直說“說事議事”活的深推進,使之為發現風險和化解風險的“前哨所”,極大提升了群眾化解矛盾、解決問題、自我保護的能力。

最后,馬元鎮還努力筑造黨群同心的“暖心巢”。金星村的一位村民代表表示:“村委會把‘說事議事’活開展到了家門口,不僅把村里藏的問題議出來了,還集思廣益想出了很多解決辦法,村社發展有了思路,大家更有干勁,很多家長里短的瑣事都可以通過‘說事議事’來解決,人人都有發言權,遇事大家都商量著來,舉手表決,大家都很積極。”金星村黨支部書記賈宏寧補充道:“通過‘說事議事’活,村里的困難和問題不再只依賴村委會的主解決,而是大家一起商量著來,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不能解決的大家想辦法。這樣,‘說事議事’活真正為了為民解憂的‘黨建港灣’。”馬元鎮各村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定時開展這樣的“說事議事”活,讓在場的群眾依次說出自己生產生活中的問題和建議,鎮村干部認真聽取并給出解決辦法。此外,他們還在活之后組織黨員和群眾進行志愿服務活,通過幫助群眾解決問題,為高質量發展凝聚起了強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