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員在退休后通常依靠養老金來維持生活。然而,養老金不僅是未來生活來源,也是工作幾十年所的待遇,既反映了工齡的長短,也象征著養老保險的繳費貢獻。我國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從1992年1月開始實施的,最初主要針對國有企業的職工。當時的經濟發展形勢相對單一,國有企業占據主導地位,其他經濟分還于起步階段。盡管民營企業逐漸發展起來,但規模較小,前景不明朗,政策不確定因素較多。因此,在那個時期,民營企業的員工并不繳納養老保險,只有數的管理骨干會繳納。在早期的退休人員中,除了國有企業的職工外,還包括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然而,那時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職工的退休金都不高,差距不大,因此并沒有引起太多關注。

隨著養老保險制度的逐步實施,特別是社保法頒布后,企業和職工的社保意識逐漸增強。第一代農民工開始領取養老金,退休范圍從國有企業逐步擴大到所有企業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盡管養老金并不高,但至大家都有了養老金,到了退休待遇。這是過去只有人員才能的待遇,現在只要繳納養老保險,就能實現,這是社會的巨大進步。然而,退休制度出現了雙軌制。一方面,企業職工需要辛苦繳費幾十年,卻拿到的養老金并不如意;另一方面,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不需要繳納養老保險,即使個別地方開始試點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這被稱為“老機保”。然而,這些人員在退休時,并沒有按照養老保險制度的規定辦理退休手續,而是獨立于企業之外,按照原來的規定退休金待遇。盡管這也是實行社會化發放,但只是養老金的發放方式問題,并沒有在制度層面做任何改變,經費開支渠道也沒有變化。同時,退休人員還繼續各種補政策。這種雙軌制的執行導致了二元化的退休方式,一方面企業職工辛苦繳費,卻拿到較低的養老金;而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不需要繳費,較高的退休金待遇。

因此,養老金并軌的呼聲越來越高,人們希通過并軌制度的實施來小養老金的差距。養老金并軌指的是城鎮所有職工,包括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按照社保法的規定統一繳納養老保險,滿足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和法定退休年齡后,才能辦理退休手續并領取基本養老金。養老金并軌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但實際上非常復雜,涉及到各個群本利益,一舉一都會牽整個系。從2014年10月開始,機關事業單位開始繳納養老保險,但直到2015年才出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這種先上車后買票、先實施后有政策的況在國家發展歷史中并不常見。盡管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已經實施,但依靠原有的工資繳納養老保險和其他社會保險、職業年金,工作人員的收并不多,甚至連孩子的教育費用都了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決定給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漲工資。這次漲工資的幅度空前,確保扣除社保費用后,實際工資水平不低于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前的收水平。在職人員漲工資的同時,2014年9月之前退休的人員也要增加退休費,這才有了國辦發(2015)3號文件附件三的誕生。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標志著退休制度雙軌制的終結,實現了退休制度的并軌。然而,奇怪的是,并軌制度并沒有消除原本存在的養老金差別。不僅與企業退休人員的差距擴大,與按照老制度辦理退休的人員相比,差距也更大。后退休的人與先退休的人之間的差距也在擴大。為了小這種差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出臺了人社部發(2015)28號文件,這是貫徹國務院關于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決定的實施意見,核心容是改革養老金的計算方法,對于在2014年9月之前參加工作、2014年10月之后辦理退休的人員,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稱為“退休中人”。從此,“退休中人”這個名詞在全國范圍廣泛傳播,保低限高、十年過渡期了退休中人養老金計算和發放的辦法。一些地方據新老對比計算辦法,及時支付了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而另一些地方,退休中人仍按照老辦法計算預發的養老金,部分人甚至已經去世,也不知道自己正式的養老金是多

綜上所述,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本就是一個系統工程,因此到網友們的關注是正常的。隨著退休人員數量的不斷增加,老人的養老金比同期企業退休職工的高,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的養老金比退休老人的高,后退休的人比先退休的人的養老金更高。導致養老金差距擴大的原因既有制度的不完善,養老金計算方法的不統一,也與視同繳費產生的后續問題有關。盡管各種問題不斷發生,但正式的解釋和政策宣傳卻很,這也是網友們關注度高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