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關于食堂鴨脖的事件引發了廣泛爭議。6月1日,一名學生在江西某大學食堂就餐時,意外發現飯菜中有一塊黑,形狀酷似老鼠頭部,引發了軒然大波。食堂阿姨稱該異是鴨脖,并解釋過黑可能是醬油放多了。然而,學生和網友們對此存有質疑,并指出這個異與真正的老鼠頭一模一樣。

事態發展迅速,校方迅速介并封堵相關攤位進行調查。當地市場監查管理局也進行了實地調查,并將留樣的鴨脖送往檢測機構進行檢驗。然而,令所有人驚訝的是,檢測結果顯示該異并非老鼠頭,而是鴨脖。涉事學生還親自發表視頻澄清,并道歉自己的魯莽行為。

盡管方已經辟謠并發出通告,但網友們對此仍表示懷疑。一些網友調侃稱這是“指鼠為鴨”,質疑這個鴨脖怎麼會長胡須和門牙。有網友料稱,涉事學校的新中心要求學生按照話語模板在新聞評論區發表留言,引發了更多爭議。

最奇怪的地方在于,一開始涉事同學和一起就餐的同學均認為異是老鼠頭。但是在網上發酵后,學校和市監局介后,涉事學生突然改口。有網友質疑學校到了力或進行了公關活。這一點更加引人注目的是,有網友料稱涉事學校的新中心發布通知要求學生按照話語模板在新聞評論區發表留言,與某平臺新聞報道下的留言高度相似,再次引發輿論風波。

事實上,如果這個異真的是鴨脖,那麼只需要公開檢測過程和證據來證明它不是老鼠頭即可解決問題。即使是老鼠頭,學校道歉并進行整改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事發展到現在這種狀態,當地相關部門公開證實是鴨脖,卻要求廣大網民必須承認,這涉及到公信力和食品安全的問題。

在社時代,公眾對于熱點事件的知權有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公眾關注的事件,僅僅提供簡單的結果是不夠的,還需要呈現調查過程、細節和證據。然而,在這次事件中,盡管食品被封存,專業部門進行了調查,但權威專業的結果卻讓網友到荒唐和傲慢。

小編認為,與其在事件發生后努力封堵和公關,不如平時做好各項工作,樹立自的公信力。在這個事件中,沒有人是觀眾,每個人都是當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