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管跋扈開人事件引發了人們對于現代社會道德和人際關系的深刻思考。這件事并非關乎的是非對錯,而是展現了的囂張跋扈之態,令人難以容忍。然而,公司董事長的回應卻更加令人失。他將重點放在了對那位被解雇員工的抹黑上,卻忽略了員工的不足與高管的囂張并不相關。員工的表現并非高管跋扈的理由,而是高管對待員工的方式。這位高管的囂張勁,與3年前同樣火遍全網的徽州宴老板娘有異曲同工之妙。徽州宴老板娘遛狗不拴繩,嚇到一個孩子,卻口出狂言,聲稱家的狗命比人貴。這兩位都是因為財富和權力而變得狂妄至極,甚至失去了基本底線和良知,對人的尊重和生命的尊重都拋諸腦后。

改革開放后,我們提出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但同時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要先富帶后富,實現共同富裕。然而,很多人只知道經濟建設為中心,卻忘記了四項基本原則,只是追求個人財富而忽略了帶他人富裕。有些先富者甚至利用已獲得的資本和資源,設法加固自家的利益,將后富者擋在門外,壟斷變富的機會。這些人并非想共同富裕,而是對待待富者和未富者專橫跋扈。

在現代化的經濟系中,人民應當是主人,而經濟系是服務者。然而,過于強調經濟發展導致很多人將人民服務服從于經濟系,使得人人都為了經濟系的“系人”,失去了獨立和自由。這種狀態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變了經濟關系,仁義和真誠消失殆盡。企業和老板也不再真正尊重員工,而將其視為可利用的“人力資源”。

以上種種現象揭示了當今中國經濟系中的兩個極端。有些人因為財富和權力而變得跋扈和麻木不仁,而一些人則堅守傳統的義利觀,充分尊重每一位合作者,將每一位合作者真正當人。這些對比使我們更加明確地看到了經濟未來應該向何方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