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正面臨嚴重的人口危機,這一問題在國際上早已為公開的。早在2006年,英國牛津大學人口學教授科爾曼就曾警告稱,如果生育率繼續下跌,韓國可能會為地球上第一個因人口消失而滅亡的國家。盡管這種警告可能有些夸大,但韓國目前人口增長率的急劇下確實令人擔憂。如果這種趨勢不遏制,韓國面臨的不僅是人口數量的銳減,還有可能因人口太而失去國家主權。
韓國的人口危機主要表現在總和生育率已經降至0.81的超低水平。這與政府過去數十年來人口政策的頻繁轉換有很大關系。20世紀60年代,韓國于嬰兒時期,人口增長迅速,生育率高達5.5,是個典型的高生育社會。為控制過快的人口增長,政府從1962年開始推行“生優生”計劃,在全國范圍提倡生育控制。當時的口號是“不節制生育的后果不免是乞丐”、“三年三胎最晚生到35歲”等,鼓勵群眾控制生育數量。1971年計劃生育政策進一步收,提出“不管男,生兩個就停吧”,將理想家庭定義為2個孩子的家庭。在當局的計劃生育政策推下,韓國生育水平明顯下降,增長率開始放緩。
然而到了90年代中后期,生育率的降低速度超出預期,嚴重偏離正常水平。韓國政府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決定調整政策,放寬生育限制,希提高生育率。但是政策放松的效果并不理想,生育率不僅沒有提高,反而持續走低。進21世紀后,政府又提出新的口號,比如“一個孩子很孤單,對子最好的禮是弟妹”,并提供生育津、優生優育基金等多項政策支持,仍無法扭轉生育率下的局面。在頻繁調整的人口政策影響下,韓國生育意愿日益降低。與此同時,就業力、房價高企、教育費用負擔重等因素,也使得年輕人沒有力和經濟實力去考慮婚姻生育,婚姻率和生育率雙雙下。
韓國人口危機的惡化與經濟因素切相關。從90年代開始,韓國經濟高速發展,許多人乘勢致富,被稱為“漢江奇跡世代”。然而,這場“奇跡”并未持續太久。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席卷韓國,原本蓬的經濟一夕之間陷困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急施救,但隨之而來的是新自由主義改革,這使韓國經歷了一次痛苦的“去工業化”進程。這場危機對80后畢業生影響尤其嚴重。他們被稱為“經濟危機世代”,大批本應是社會中堅力量的年輕人在校園與社會的接軌點上迷失了方向。畢業即失業、找不到好工作的況屢見不鮮,他們上背負了沉重的經濟力。
韓國的就業環境惡化也讓年輕人對未來家庭生活失去信心。許多人擔心自己的婚姻會步父母后塵,也存在各種問題。此外,重男輕的社會風氣也讓對生育興趣缺缺。這些因素綜合導致婚育率下,韓國人口結構和家庭模式發生深刻變遷。
韓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之快,令全世界震驚。短短18年間,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從3.1%上升至14%,進所謂的“老齡社會”。相比之下,其他發達國家通常需要60年以上才能完這一過程。據預測,這一比例還將繼續攀升,到2060年可能達到40%。問題的迅速惡化與韓國社會的多重因素有關。
韓國政府已經意識到人口老齡化危機的嚴重,并進行了非常急的調整。據報告,如果問題繼續惡化,到2070年韓國人口可能降至3700萬,勞力將大幅萎。這必然會嚴重影響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對于當下的韓國社會來說,人口老齡化危機已經上升為一種國家戰略,并且已經到達了迫在眉睫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