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姓曾的士在四川都經歷了一次令人淚奔的求職經歷。在招聘信息中,崗位薪資被標注為4-6K,但經過三面試后,被問及薪資時,只得到了3-4K的答案。而且,試用期還有八折,扣除五險一算,到手的工資只有1900元左右。面對這樣的況,我們不要問,是公司夸大了薪資待遇還是...

回想起自己當人事的那兩年,無論是初創企業還是上市公司,除了校園招聘外,其他崗位的面試似乎都是經歷了三,甚至四!首先是人事專員進行電話篩選和邀約,然后是部門經理面試,接著是人事負責人面試并討論薪資,對于重要崗位,還會增加一總經理面試...幸運的話,整個過程可能一天就能完,但運氣不好的話,就要走幾趟了。為了提高效率,有時候還會進行在線面試。

關于崗位,招聘網站上的薪資都是綜合薪資,但我在電話通中會向候選人解釋清楚整個薪資的構以及公司的基本況,還會介紹崗位的工作容。否則,即使候選人來面試了,也不會進一步考慮。畢竟,浪費時間是沒有必要的。

這可能與每個單位的績效考核有關。在我工作的第一家初創企業,邀約數和到面率是有一定要求的。而在第二家上市公司,我的績效評估只與到崗人數有關,邀約數和到面率只是在沒有招到人的況下用于數據分析。

事實上,導致候選人最終沒有被錄用的原因,領導們心里也清楚。要麼是工作地點、工作容與候選人之前的期不匹配,要麼是行業不匹配,還有可能是薪資不符合預期。

如今,要找到好工作,除非真的有本事,否則是非常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