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同事的父親不幸離世,我和另一個同事們決定一起去上賬,表達我們的問和哀思。在賬桌前,我們約定每人隨禮400元。然而,當我看到已經寫滿一頁的禮薄時,我意識到我們的決定可能過于保守了。每一行都是一千或兩千的金額,明顯高于我們的預算。同事開始猶豫,的手在包里索著錢,眼神中流出不知所措的緒。轉向我,仿佛在尋求幫助。我只能誠實地告訴我只帶了400元的現金。離開那里,同事憋了半天的勁嘆一聲:“人世故,難啊!”我不思考,不知道大家在面對這種況時,一般會給予多禮金呢?這不僅僅是對逝者的尊重和問,也是對生者的支持和安。或許,我們應該據自己的實際況和來決定禮金的數額,而不是被傳統的習俗所束縛。這次經歷讓我深刻會到了人世故的復雜和無奈,也讓我反思了自己在面對社場合時的應對方式。在這樣的況下,我們應該更加關注對方的和需要,而不是簡單地按照習俗來行事。或許,這樣才能更好地表達我們的問和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