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調查研究是黨的傳家寶,也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今年以來,青浦區始終將調查研究置于首要位置,通過扎實的作風謀劃舉措、部署工作,助力調查研究真實地了解況、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推主題教育向更深層次、更實質化的方向發展。為此,青浦區融中心推出了“調研手記”專欄,記者們通過直擊各單位黨組織負責人在一線調研實際中談問題、謀思路、出舉措,聚焦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提出針對的解決方案,確保調研果能夠真正落地生花,為加快建設現代化樞紐門戶提供強大支持。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購車量逐步增加,因此“停車難”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今年,白鶴鎮第二居民區黨支部積極開展了為民辦實事的活,認真貫徹“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工作部署,功解決了鶴如路288弄小區的“停車治理”難題。

過去,居民們回家時最頭疼的問題就是找不到停車位。有時候他們在小區里轉悠了20多分鐘也找不到位置,只能把車停在小區外面的道路上。然而,如今,小區里改造了更多的停車位,給居民帶來了便利。一位居民胡先生說:“如今,小區里改造了停車位,方便多了。”這個過去是老舊開放式小區的白鶴鎮第二居民區,由于部空地有限,加上道路狹窄,導致小區道路兩旁都停滿了車,給居民帶來了不便,改善小區秩序也為創文創衛工作中的難題。

通過與居民的流,記者深刻會到,小小的停車位關系到居民的生活。白鶴鎮第二居民區黨支部書記朱亞萍表示:“在收到居民的反饋后,社區黨支部結合幸福社區中心的工作,多次進行實地走訪調研,與業公司協調,確定停車位的改造時間和位置,并利用有限的場地進行施工。”幸運的是,今年8月20日停車場改造工程開始施工。施工期間,社區和業相關負責人進行了集中協調,并多次到現場督促施工進展、解決施工難題。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各參建單位合作,克服了小區環境以及大型施工機械無法進出的困難,高質量推項目建設,解決了居民的訴求,全力做好協調服務工作。到了今年10月,工程已經完工,改造了100余個停車位,到周邊居民的一致好評。

記者在現場看到,小區停車場鋪設了整齊的地磚,并且劃了新的停車線,幾輛車有序地停放在停車場。相比過去,現在的小區停車位不僅數量增加了,而且小區環境變得更加整潔。隨后,記者走訪了小區居民,他們表示,解決了“停車難”問題后,他們的生活幸福直線上升。這次小區停車位的改善,極大地減輕了群眾在“停車難”問題上的煩惱,也讓記者到白鶴鎮始終把服務民生放在首位,時刻關心群眾的需求和困難。

接下來,白鶴鎮將繼續通過走訪調研、座談會商等方式傾聽民意、找到問題的癥結、謀劃解決方案,積極主地為群眾排憂解難,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幸福和安全。他們將切實把幸福社區中心的建設落到實,用實實在在的舉措回應群眾的期待,緩解群眾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