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經濟有轉好嗎?當下的就業有變得更多機會嗎?有,但只是一部分。我們在年的時候被教育,只要努力斗就能獲得財富、地位和尊重。然而現實卻是,即使你辛辛苦苦讀完研究生,最后找到的工作和幾年前本科畢業時看到的崗位是一樣的。即使是名校畢業生,仍然面臨著長時間缺工作機會的難題。這是當今許多年輕人找工作的現狀!

我們來看一下最近幾年中國的失業率數據。整失業率自去年12月開始逐月下降,到今年三月已經降至5.1%。這是個好消息,表明老百姓的就業開始回暖,大家都有工作了。然而,16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卻不斷上升,尤其是從2021年開始更是快速攀升,截至今年三月已達到19.8%。換句話說,每五個年輕人中就有一個人沒有工作。這個問題的核心在于崗位與人才之間的供需問題。崗位是有限的,這意味著在這樣的宏觀況下,如果你的學歷高一些、能力強一些,找到一個崗位,也就意味著另一邊會有另一個人就業更難了一些。于是那個人或許就又走上了考研考公的道路。

2022年,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將達到1076萬人,創下歷史新高。與此同時,2022年的經濟增速僅為3%,是近二十多年來的低位。因此,這屆應屆畢業生可以說是改革開放以來最不幸的一屆。大量的學生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又不愿意從事門檻低的工作。于是大量人開始準備考研和考公。因此,2022年報考公務員的人數達到457萬人,創下歷史新高;報考研究生的人數達到212萬人,也創下歷史新高。然而,在這條賽道上,需求暴增,但供給有限。國考公務員的錄用人數只增加到了3.2萬人,錄用比例僅為1.47%,也創下歷史新低。研究生錄取人數維持在約110萬,考研錄取率也創了歷史新低。這樣的現象不僅僅是中國獨有的,全球范圍都出現了類似況。全球青年超額失業率從2020年開始快速攀升。在海外,自2008年次貸危機之后,全球失業率下降的同時,青年失業率卻一直上升。這明確地說明,每當經濟出現中長周期波時,就業崗位的卷現象會讓當時的青年人變得更難就業。

青年失業率攀升的原因并不完全是因為青年人競爭不過中年人。據《2021青年就業與職業規劃報告》的數據顯示,在未就業的青年群中,有48.3%的青年表示自己不著急就業。一部分原因是他們有經濟支持,畢業后至不會面臨生計問題。與上一代人相比,他們不必像七零八零后那樣一畢業就面臨家庭生活的力。此外,現在的年輕人對就業質量有更高的要求,找到自己喜歡且認可的工作更為重要。因此,如果在目前階段找不到滿意的工作,他們會繼續深造,一次不行就兩次。因此,2021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后,準備考研的人占比達到80%。雖然勞力市場的兼職比例近年來大幅上升,但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然而,這些都只是積極數據的一面。從本上來說,這是供需問題。如果今天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大批量的人也就沒有必要閑置在家中,也沒有必要再去考研和考公。回顧一下2010年至2018年這幾年間,竟是中國創業就業環境最好的幾年。那時,就連專科畢業生也能進互聯網頭部企業擔任重要職務。一個剛畢業的學生就能獲得融資,參與創業大。一個工作三四年的年輕人也有機會獲得公司上市的紅利,實現財務自由。然而到了今天,如果你不是985大學的研究生,恐怕連面試的資格都沒有。現在很有公司會給剛職的新人發放期權權,更見年輕人參與重大創業項目。宏觀環境發生了變化。

長期宏觀環境的變化是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的規律,它并不個人意志的影響。互聯網創業的時代已經過去,如果你還在等待,等到的只會是下一次技革命。人口老齡化趨勢已經來臨,至一代人的時間都將經歷這個過程。在此期間,即便再強的促進生育政策也無法改變這個趨勢。所以在今天,我們已經度過了一年多的長周期低迷期和短周期經濟衰退期。因此,對于這一代年輕人來說,他們面臨更大的心理落差,因為他們沒有見過經濟輝煌的時代。當他們開始對社會有認知時,已經是這樣的況。因此,這一代人對于讀書改變命運的認可度比我們更低。

青年失業率的攀升更多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伴生現象,隨著經濟開始復蘇,失業率也會逐漸下降。目前的宏觀環境不會長時間持續,所以再過幾年,隨著全球經濟步大復蘇,中國就業環境也會開始改善,青年失業率的高漲局面也會自然消失。唯一困難的是那些畢業于這幾年的學生。然而等經濟再度好轉的時候,他們也將為社會的中流砥柱,那時候將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次系統機會。所以無論生于何時,都有優勢和劣勢。我們只是社會系統下的產而已。因為生于中國改革開放之后,所以我們這一代人的命運相對較為舒適。如果再早生幾年,命運將完全不同。在時代面前,我們這種個是極其渺小的。每個人都很容易認為自己很有想法,對環境、資產和事的判斷清晰且正確,但實際上這只是時代賦予給我們的認知。我是老丁,朋友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