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想 強黨 重實踐 建新功】

青島市即墨區龍泉街道渠里村種植大戶賈永年站在自家的蘿卜地里,一臉愁容:“于主任,這麼多蘿卜、地瓜再賣不出去,怕是要爛在地里了。”于正偉是渠里村黨群服務中心主任,他們決定一起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初冬時節,于正偉下沉村莊調研走訪時發現村里很多農戶種植的蘿卜、地瓜因為產量大,滯銷嚴重。于正偉回到辦公室后立即將問題反映給街道,街道第一時間調取信息,了解到轄區滿貢生態農業合作社正在制作蘿卜干,便與其對接通。最終,合作社從賈永年等村民手中采購蘿卜5000余斤、地瓜3萬余斤,既降低了合作社的生產本,又解決了種植戶的銷售難題。

這個發生在渠里村的故事,是青島深開展主題教育的一個影。第二批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青島以“我為發展獻良策、解難題、建新功”活為主線,以“群眾滿意”為標尺,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深一線,聚焦群眾邊的難點、痛點問題展開調研,并提出解決問題、推工作的實招招,切實把調研果轉化為惠民生、促發展的實際舉措。

青島市委組織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莊增大表示:“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青島堅持作決策必須搞調研。用好‘深、實、細、準、效’五字訣,把牢調研方向,注重調研效。”各區市圍繞市委18個重點調研方向,確定調研選題3877個,并從第一批主題教育優秀調研果中評選出20個優秀調研果轉化創新突破項目,為第二批調查研究樹立標桿。

“星期一找書記”活是其中之一。每周一,鎮街黨委主要負責同志直接到村里聽取群眾意見,然后通過調研流,大家集思廣益,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舉措。在萊西市,針對當地群眾反映強烈的醫療水平不高問題,相關部門開展多次調研考察,最終立了萊西市醫療集團,引進了兩批青島市立醫院的醫護專家駐。

另外,青海路社區書記王秀華帶領網格員在“懇談屋”里詳細記錄下居民現場反映的各類問題。在北區,“民生懇談會”為黨員干部一線調研、發現問題的好方法。通過實推進“吐槽找碴”、收集居民訴求、找準問題癥結、商定置方案、納問題清單等相關流程,已經解決停車位改造、防盜門更新、小廣告整治等民生問題430余件。

在嶗山區,領導干部企調研實現常態化。該區40位區級領導分頭包聯166個駐區企業,在進一步助力企業發展上見真章、求實效。例如,沙子口市場監管所所長李心兵在調研中發現莘莘咖啡原材料備貨不足的問題,他當天就把這一況反映給嶗山區“山海”企業服務專班。專班據匯總的調研信息發現,在50余家小商戶、小餐飲中,大約有83.6%都存在資金短缺的問題。隨后,嶗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王鵬海協調駐區銀行,利用靈活抵押等方式,開展“政銀攜手益小微”活,為300余家小微企業主提供貸款5.2億元。

青島所轄各區市注重小切口,調研真問題,改善“大民生”。截至目前,已查擺民生領域突出問題636個,解決268個。通過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和“青訴即辦”訴求解決平臺系,全市解決民生、發展、執法訴求17.86萬個。這些實際舉措讓青島的主題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黨員干部為解決民生問題,實現群眾滿意貢獻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