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行計劃中提到,三年時間將啟改造城中村81個、5.5萬戶。力爭通過三年攻堅行,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建區)現有城中村改造基本完。也就是說,到2024年底主市區的大部分城中村都將改造,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建區)很可能將沒有城中村存在。城中村改造是城市發展的必經之路,但在這個過程中也會悄然改變很多人的命運。

據最新消息,位于嶗山區中韓街道的株洲路靈活務工市場將于2023年8月30日關閉,后期依程序予以拆除。株洲路靈活務工市場是青島最大的零工集散地,最大的外來務工市場,可以容納6000到8000人的招工用工需求。據疫時期中韓社區的統計,中韓社區常住人口只有3000多人,外來人口卻超過3萬人,是嶗山區外來人口最多的社區。這些外來人口,大部分都依附于株洲路靈活務工市場。

株洲路靈活務工市場的形有四大必然原因:一是平臺,株洲路靈活務工市場總用地面積達到1.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900多平方米,已經實現比較規范的管理。二是歷史,株洲路勞務市場已經存在了30年,外來務工人員習慣在這里靠活攬活,用工單位也習慣在這里招工。同樣是歷史原因,株洲路勞務市場以建筑工和裝修工為主,可以說與青島房地產市場息息相關。三是周圍的城中村,株洲路靈活務工市場本被城中村包圍:不遠就是青島主城區最大的城中村分布區,也就是張村河兩岸。四是位置,株洲路靈活務工市場本位于青島主市區的地理中心,又可以通過青銀高速與北岸城區快速連接。

現如今,青島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行計劃進行過半,株洲路和張村河兩岸的很多城中村已經拆除,剩余的也將在未來一年不復存在。城中村沒有了,外來務工人員就失去了據地,他們不可能去租住每月幾千元的樓房。所以說,在失去了城中村扶持的基礎后,即使保留株洲路靈活務工市場,也開不起來了。株洲路靈活務工市場的關閉和拆除,是青島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大環境下的必然選擇。

深圳是全國城中村數量最多的城市,以其城市開發建設的初始就是小漁村起步。盡管深圳已經為一線城市,但很多城中村得到了保留,或者是以小產權房的形式存在了下來。深圳一共有1892個城中村,占地12662公頃,建筑面積223998529㎡。與深圳的商品住宅相比,城中村占據了更大的比例。深圳房價雖高,但絕大多數的外來務工人員都租住在便宜的小產權房里。城中村雖然存在問題,但給底層外來務工人員保留了一定的生存空間。

在城市發展的大勢下,青島學習深圳的經驗,應該給底層外來務工人員保留一定的生存空間。城中村作為歷史留,可以考慮建設公租房或類似房屋來滿足他們的住房需求。城中村的消失會導致外來務工人員面臨更大的生存困境,他們可能會選擇北上尋找工作機會。然而,通勤的不便可能會對外來務工人員的留存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城市更新和建設過程中,應該考慮給予外來務工人員一定的生存空間,以保持城市的包容和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