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一名子騎電行李箱被警攔下的視頻引發了廣泛關注。這種被稱為“網紅代步神”的電行李箱能否上路呢?對于代步工的合理有效監管,應該如何進行呢?

行李箱為“網紅代步神”,但是一些消費者并不清楚它的使用范圍。在社平臺上,許多人分了使用電行李箱的視頻和圖片,包括機場、展會、旅游景點和辦公室等場景。甚至有一些明星和網紅博主也使用這種代步工,引發了消費者的跟風購買。例如,安徽的孫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孫先生表示,他當初購買電行李箱只是覺得好玩。雖然他使用的電行李箱是20寸的,電池可以拆卸,并且已經多次攜帶登機,但他并不清楚的使用范圍。“我從來沒有在馬路上騎過,不知道會不會被查,我主要是擔心安全問題。”

據中國民用航空局的安全規定,每個人最多可以攜帶兩塊額定能量不超過100瓦時的電池登機。在首都機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國機場允許乘客騎行電行李箱。然而,在一些地鐵站是不被允許的。北京市海淀區某地鐵站的工作人員明確表示,在電池容量不超過兩萬毫安的前提下,可以攜帶進站,但是不能在站騎行。

記者在電商平臺上搜索發現,這種電行李箱的售價從1000多元到數千元不等,大多數在2000多元,最高時速可以達到每小時十幾千米,電池容量基本符合攜帶進機場和地鐵站的要求。

那麼,目前電行李箱到底可以在哪些場景中使用呢?安徽省合市公安局民警周力告訴記者,電行李箱既不屬于機車,也不屬于非機車,只能在封閉的小區道路和室場館等場景下使用,不能上馬路。周力提醒,騎行電行李箱等行工上路,既違法也不安全。首先,從法律角度來說,電行李箱上路屬于通違法行為。其次,電行李箱上路存在安全患,如果發生事故,據行為的不同可能還會承擔相應責任。

東南大學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顧大松表示,從“老頭樂”到最近的電行李箱,這反映了不同群對于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實際需求。顧大松建議,首先需要規范各類代步工的生產和銷售,明確各種標準。其次,在管理層面上要因地制宜。他說:“如果在某些特殊場景中有特別的需求,可以進行另外的考慮,但是需要進行規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