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以“低碳長”為目標,正朝著綠的發展方向邁進。春風送暖,雄安新區的千年秀林在新的季節里煥發出新的綠意,“華北明珠”白洋淀的碧波萬頃,正在為“未來之城”的綠。目前,雄安新區正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同時大規模地進行開發建設。許多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建設,各種綠建筑新技也在這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同時積極布局和利用地熱能、綠電力等新型能源。因此,低碳已經為雄安新區的新名片。

在雄安新區,先植綠后建城的理念得到了貫徹。如今,水天一,鳥翔魚躍,新葦吐綠,春日的白洋淀宛如一幅麗的畫卷,吸引著眾多攝影好者。這樣的變化得益于白洋淀“百淀聯通”工程的實施,通過疏浚水流通道、拆除阻水堤堰,增加水系連通,擴大淀泊水面。白洋淀的燒車淀面積已經基本和周圍水面聯通,生態環境支撐作用得到了較大提高。千年秀林工程已累計造林47萬畝,悅容公園、金湖公園等一批高品質休閑設施也已投用,雄安新區的森林覆蓋率由11%提高到34%,城中林景,人在景中,營造出了清新明亮的景致。

除了植綠造林外,雄安新區的綠建筑項目也變得越來越主流。中國中化總部基地建設的“001大廈”就是一個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綠建筑示范項目,該項目在建筑技上采用了高保溫隔熱能和建筑氣更佳的維護結構,大幅度降低了建筑供暖供冷需求。雄安新區的新建建筑中,綠建筑的占比已經達到100%,包括雄安高鐵站、雄安商務服務中心、雄安設計中心等一批高質量的“綠建筑+”示范項目。雄安新區的建設和通管理局負責人稱,新區新建城鎮建筑執行二星級以上綠建筑標準,新建政府投資及大型公共建筑執行綠建筑三星標準。

不僅如此,雄安新區還在探索清潔能源全鏈應用。中化新能源有限公司為雄安新區首家新能源相關業務企業,該公司以充換電、伏、氫能等業務為發展方向,持續開展上下游產業鏈探索。科創中心中試基地則通過地源熱泵制冷取暖、伏屋頂發電等系統,實現了“近零碳”發展。此外,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布的數據顯示,雄安新區淺層地熱能可以供應1億平方米建筑的供暖和制冷。雄安新區正在朝著低碳、環保、綠的目標穩步前行,為打造一個綠、清潔的未來城市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