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閔行區人大常委會率先開展了《上海市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的執法檢查,這是他們全力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最佳實踐地的生寫照,也是不斷創新監督工作方式方法的現。執法檢查的目標是打通法規實施的“最后一公里”,解決無障礙環境建設中的問題。

在執法檢查過程中,人們紛紛反映了一些無障礙設施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有人描述了帶著行不便的家人去商場用餐時遇到的困境,椅車無法通過石墩子之間的間隙,導致需要繞遠路才能進。還有人提到地鐵站雖然有無障礙電梯,但需要撥打電話呼工作人員才能使用,希能更加便捷地使用這些設施。無障礙設施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在規劃、設計、施工、維護、管理等各個環節上做好工作,才能發揮最大效用。

為了更好地聽取各類社會群的意見,執法檢查組采取了多種方式,包括視察調研、專題調研、訪談、發放調查問卷等,廣泛聽取大家的意見,讓那些“沉默的人”的聲音也能被聽到。在組織開展執法檢查的過程中,閔行區人大常委會將執法檢查作為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徑,堅持拓寬民意參與渠道,讓執法檢查變為老百姓共同參與的民主形式。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社會各界對《條例》的意見,執法檢查組選取了23名代表,包括殘疾人、罕見病患者、老年人、基層殘聯工作人員、養老院經營人員、老年工作研究專家、公企業負責人、中小學校長、律師、居村委書記、街鎮城建中心負責人等,這些代表的本職工作或經歷與《條例》容相關。他們的參與將有助于更好地制定和改進無障礙環境建設相關政策。

通過執法檢查,閔行區人大常委會向社會宣傳了無障礙環境建設共建共治共的理念。《條例》的立法理念非常先進,強調普惠現了“人人都需要無障礙環境”和“人人都需要維護無障礙環境”的觀念,這本就是法治的進步。同時,該條例明確規定了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的職責,要求政府部門加強組織、協調和管理,建立完善的機制。

通過這次執法檢查,區政府及時建立了無障礙環境建設協調機制,細化了相關政府部門的職責。這對于推無障礙環境建設的進程有積極的推作用。殘疾人服務工作人員江良表示:“作為一名殘疾人,我非常激,希通過這次執法檢查,能對我們閔行區的無障礙環境建設起到積極的推作用。”

閔行區人大常委會認為,無障礙環境建設不僅關乎特殊群的民生福祉,更是上海城市和社會文明的標志,也是促進全社會員平等、充分、便捷地參與和融社會生活,共經濟社會發展果的現。因此,閔行區將無障礙環境建設作為今年的議題,開展《上海市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的執法檢查。

閔行區人大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及時組織開展專項監督檢查,打通法規實施的“最后一公里”,是區人大不斷富和探索監督形式,提高監督工作的、針對和實效的重要探索。雖然閔行區在無障礙建設領域取得了很大的效,但仍存在一些差距和問題,需要社會組織和公眾廣泛參與解決。執法檢查的開展將有助于推無障礙環境建設的進一步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