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長寧區的15家為老助餐點,一部以易學易懂為特點的《通警示錄》正在播放,讓老年人在用餐的同時也能學習通安全知識。這是長寧公安分局警支隊為擴大宣傳覆蓋面、實踐靶向宣傳療效所做的有益嘗試。午時,仙霞新村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社區長者食堂已經開始提供味的飯菜,吸引了附近居民前來就餐。在餐廳的一個角落里,通安全警示教育片持續播放,吸引了就餐人員的目。視頻中展示了一起起涉及老年群通事故,讓很多老人表示:“原來老年群的道路通事故頻率如此之高,以后出門要更加注意出行安全了。”警隊員楊穎在社區長者食堂耐心地解答老年人的各類通安全問題。相比于普遍的“撒網式”通安全宣傳,長寧警將這種沉浸式的學習驗融到老年群頻率較高的場所,使得宣傳的針對更強。為什麼選擇老年人活頻率較高的場所進行宣傳呢?原來,長寧警在工作實踐中發現,老年人的活范圍有限,多集中在居住地周邊進行,出行目的也較為單一,如就醫、買菜、接送孩子等。正因如此,在悉的“舒適圈”中,老年人往往容易忽視通安全規則,出現穿馬路、非機車逆行、闖紅燈、搶黃燈等行為。據統計,今年以來,上海市因非機車或行人一方嚴重違法導致的亡人通事故中,肇事方年齡在60周歲以上的占比達57.4%。而在長寧區,由于老年人違反通法規導致的重大通事故占到了總數的75%以上。更令人擔憂的是,由于老年人機能減退、反應能力較慢,在通事故發生時,老年群撞傷害的概率更高。因此,長寧警走進社區、走上街頭,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方式,希老年人能夠及時學習通安全知識,主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并轉化為遵守通規則的實際行。在北新涇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助餐點,警的講解和宣傳活也屢次出現。截至目前,這部專題警示教育系列短片已經覆蓋了全區15家為老助餐點,每天中午和晚上的用餐高峰期都會播放,播放量達到了5000次,覆蓋了10萬余人次。長寧公安分局警支隊車宣大隊大隊長莊志煒表示,準、細的通宣傳越聚焦效果越好。據統計,長寧區涉及老年群通事故環比下降了近40%,取得了階段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