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年我就要步退休生活。在我漫長的職業生涯中,銀行工作占據了大部分時間。自1994年上班開始,我前后輾轉過三個銀行,從事前、中、后臺多項工作,從國有制到份制再到地方銀行。邊的同事走馬燈般換,匆匆如過客,很多人即使再見面也已經不上名字。但是有三個年輕人卻讓我記憶深刻,他們因為違規違法而黯然退幕,在風華正茂的年紀留下一聲嘆息。

99年我被調到某國有銀行試點的晝夜銀行上班。24小時營業的承諾將人員分為三個班組,比起早班、中班,晚班最有優勢。晚10點到早6點,三個人值守,聽到門鈴響就起來接待客戶,不響的時候就可以“瞇覺”。轉天清晨下班后,三個人一起吃完早餐就各自放飛了。小朱是工作了幾年的老員工,雖然是代辦員份,但是“累活臟活”總是搶著干,尤其是搶著上早班,久而久之,了“早班專業戶”。某一天,正趕上我上中班,還未到接時間,就被主任到單位。一看,早中班人員竟然全部匯集齊了,只有小朱不在。主任痛心地講述了“案件”的經過。

某個大企業現金需求量大,時常在柜臺取現。因為量大和信任,只過大數不拆開捆清點。拿回去后發現取回的捆百元券里總是幾張,最近更是離譜的到十幾張。經過分析后對某柜員心生懷疑,于是再一次不地來他柜臺取現,拿到錢后當場要求借臺點鈔機拆捆清點。這一拆一點就點出了“病”,50萬的款里居然了1800元,于是毫不留地報警,就這樣小朱被警察帶走了,原來他利用白班客戶多、取現多,一直在把兒”。從此我再也沒有見過他。

2007年我轉到某份制銀行干會計,當時房地產正火,有很多人辦理“二手房資金監管”業務。某天早上晨會后,營業大廳里突然沸沸揚揚的,幾個警察拉著小牛正向外走去,小牛低著頭,溫暖地灑在他的手腕上,映著錚亮的手銬分外刺眼。夕會上,經理講著他因為“賭球”嗜好而挪用二手房監管資金,給行里行外造的種種損失,告誡大家守好職業底線。我雖然和他不在一個部門工作,但是天天打頭臉,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心收到極大的震撼。我也是第一次見到在工作場地被警察帶離的人,背影落寞。

最后一次見證案件是2013年底,我在某地方銀行干督導管理,正是我調到這個崗位第三個月的時候。因為是年底要求全行盤點現金,某支行發現短款200萬,于是急申請總行協助查賬,于是我就被派到現場。記得款箱的管理人員是個80后的小伙子,高高瘦瘦的,戴個眼鏡,暫且他小吧!我查看了他管理的尾箱、ATM,核對總賬、明細賬,確定了短款數額。一邊安排對以前的賬,查找短款發生過程;一邊找相關人員了解況,探尋短款原因。與此同時,小也在焦急不安中代了全部作案經過。

自從迷上網上“賭彩”,小就發現錢不夠用,于是就利用職務便利給自己的賬戶空存現金。最先是幾千元,等到發工資后再補上,繼而是幾萬元,補賬不及時就倒賬。利用自己ATM管理員份和尾箱互倒,從而躲過查庫。我翻看傳票發現,這個支行只有一臺ATM機,某天他居然加了三次鈔,共計90萬元,簡直太瘋狂。這樣頻繁地超限額加鈔居然騙過了很多人,很多環節,太不可思議了!

銀行工作既瑣碎又有風險,既專業又外延。很多人不住而誤歧途,最后是悔不當初、痛心疾首。爺爺曾說過一句話“看菜吃飯、量”。萬事要先算清楚,不博意外之喜,守住底線,才能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