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蘭,今年已經67歲了。這十年來,我一直住在兒子家,幫他把孫王小花從出生帶到十歲。看著孫一天天長大,我到非常欣和滿足。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不再像從前那樣力充沛了。

前些天,我終于鼓起勇氣,向兒子王小明和兒媳李梅提出,我想回老家去居住。“兒子,我都67了,也該讓我到老家鄉下晚年生活了。我可以在那里種種花,過過清閑的日子。”我看著兒子說。

“媽,你還好嗎?要不再考慮考慮,過段時間再提這事?”兒子有點為難。

“我的倒還行,只是有點疲憊了。我真的很想念老家的山水和親人。”我堅定地說。

“可是,爸爸得了老年癡呆,我工作又忙,沒有您在家幫忙照看小花,我們會很困難的。”兒子繼續勸我。

我明白兒子的難,但我也有我自己的想法。“兒子,我已經幫你帶了小花十年了,現在已經十歲,也該上學生活自理了。我也該去過我想過的生活了。你和梅子也該學著自己照顧家庭和孩子。”

“媽,我們當然很謝您這些年對我們的照顧,但小花還小,突然沒有了您,我們會很不習慣的。”兒媳李梅也勸阻道。

“我都明白,但我真的非常想念老家。那里有我長的回憶,有我悉的一草一木,還有我的親人和老朋友。我想回去,在老家度過晚年。”我的語氣開始激起來。

“您就不能忍耐一下嗎?等小花上了初中,我們會讓您回老家的。”兒子還是不愿意松口。

這次談話最后以我和兒子吵了一架告終。我知道他還是不希我離開,但我也下定了要回老家的決心。回到房間,我開始收拾行李。將那些簡單的和日用品一件件整理好,心中充滿了復雜的緒。一方面,我明白兒子和兒媳的難。他們的孩子還小,公公得了癡呆癥,他們確實需要我的幫助。但另一方面,我也回老家,哪怕晚年生活條件簡陋一些,我也想回去。那里有著我長的地方,年的回憶都在那里。每逢春暖花開的時候,村頭的櫻花樹都會滿開紅的花朵。我和村里的小伙伴們經常爬上樹摘花瓣,裝在書包里拿回家。還記得捉蟬的景,蟬鳴聲從早到晚不絕于耳,我們拿著小網兜,辛苦捉了一整天才捉到兩三只。我的老家雖然條件簡陋,但親人和鄰里都很友善。我還記得小時候,家里糧食不足的時候,鄰居阿姨經常會送來自己剛做的熱氣騰騰的饅頭,讓我們一家人果腹。現在鄰居阿姨的孫已經長大人,聽說過得很好,每年春節都會回老家看阿姨。

想到這些往事,我的心頭涌上一暖意。我知道兒子和兒媳的難,我不應該和兒子大吵大鬧。我要再找機會跟他好好商量,讓他明白我回老家的想法。就在這時,門突然開了,兒子走了進來。

王小明走進房間,看到我正在收拾行李,神有些寂寞。“媽,我們剛才說的話,真的非常對不起。我不應該強留您繼續幫忙帶孩子。”我看到兒子的神,心里也了下來:“兒子,是媽媽心急了。我明白你和媳婦的難,也不應該和你吵起來。”

“不不,媽,您想回老家是人之常。我想通了,您這麼大年紀了,應該有權利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不該強求您留下來。”兒子拉過我的手說。

“媽媽回老家后,你和梅子可能會很辛苦。還有你爸爸的病,這些我都想過了。所以你不用覺得愧疚,我也可以再考慮考慮。”我輕聲說。

“不,您已經考慮清楚了,就應該回老家。我們一定會想辦法理好這些事的。”兒子堅決地說。

我看到兒子理解的樣子,心里既欣又有些不舍,眼眶突然紅了。“兒子,謝謝你這麼諒媽媽。這十年來,能夠看著你們一家平安幸福,是我這一生最開心的事。”

“要謝謝您這十年來的照顧!如果沒有您,我們的家庭不可能這麼完整和睦。”兒子也紅了眼圈。我們母子倆抱在一起痛哭了一場。我知道,兒子是真心實意地放手讓我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媽,您收拾好行李,我開車送您回老家。既然您那麼想念故鄉,我就不強留您了。”兒子干眼淚,開始幫我收拾行李。

我看著兒子的背影,心里充滿慈。就在這時,門又開了,兒媳李梅笑地走了進來。“媽,我可不舍得您就這麼離開我們。我們想了一個兩全其的方法。”李梅神兮兮地說。

我有些疑,不明白的意思。李梅樂呵呵地從兜里掏出了一串鑰匙。“這是老家新房子的鑰匙!我們在老家的縣城給您買了套房子,裝修得很漂亮舒適。您可以搬過去住,過上幸福悠閑的日子。我們會定期去看您,還可以給您介紹隔壁的阿姨作伴。您既可以回老家,又可以過上面的生活,不是很完嗎?”我驚訝地接過鑰匙,激得說不出話來。原來兒子和兒媳早就在打算讓我回老家,還費心為我準備了新的家。

“梅子,小明,你們真是孝順心。媽媽簡直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我激地流下了眼淚。

“您辛苦了這麼多年,現在該過幸福的生活了。我們會經常回去看您的。”兒媳擁抱了我。

“謝謝你們,謝謝。我太開心了!”我激得說不清話,只能不住地流淚。我明白,我的孩子們是真心實意地想給我一個好的晚年。他們的讓我十分欣。我會好好老家的生活,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

我高興地忙上忙下,收拾行李,準備明天就啟程回老家。“媽,我幫您把這些服疊好。還有什麼需要帶的嗎?”兒子一邊幫我收拾,一邊細心地詢問。

“沒了,就這些簡單和用品就可以了。回了老家我會買新東西的。”我微笑著說。

“那行,我先把這些行李箱搬到車上,明早我們一起出發。”兒子把箱子抱了出去。

我環視這間屋子,十年的時在這里流逝,我對它已經悉到不能再悉。但我知道,我的心已經飛回了老家。

“媽媽,一路順風。記得要經常跟我們視頻電話。”小花抱著我不愿意放手。

“乖,聽話,會常回來看你的。”我輕拍孫的背。

“兒子,路上小心點開車。照顧好自己和梅子。”“您放心吧,我一定會照顧好家里的。”兒子鄭重地點點頭。

兒媳幫我把一個保溫盒拿上了車:“媽,這是我特地為您準備的紅豆糕,一路上當點心吃。”

“謝謝你,我的好兒媳。”我激地看著

就這樣,我和兒子啟程回老家了。一路上我拼命地向車窗外張,生怕錯過任何一個悉的地標。

“媽,鄉下的路還是那麼顛簸,我開慢點兒。”兒子一邊開車一邊說。

“沒關系,不急,反正我已經等不及要看到老家的景了。”我高興地說。

當我們經過通往老家的那條土路時,我激得熱淚盈眶。這條路我走了幾十年,沒想到還能再看到它。路兩旁的老樹依然拔,只是樹干壯了許多。

“看,那棵樹下面,我和你爸爸年輕時候經常坐在一起聊天訴心事。”我指著一棵大樹對兒子說。

“是嗎?我還記得小時候,你們經常抱我到那棵樹下玩。”兒子也起往事,微微一笑。

我們又開過了村口的小河。我還記得,我們村的人都在河邊洗滌,晾曬谷。我和小伙伴們經常在河里嬉戲玩耍,捉小魚小蝦。

“媽,回來一定要帶我去看看你們村的小河。”兒子說。

“一定。等你有空的時候來老家,我帶你轉轉,重溫我的年記憶。”我開心地說。

悉的老屋終于出現在視野中時,我激地喊了出來:“就是這兒了!就是這兒了!”老房子依然古樸堅固,只是更暗了些。我幾乎要哭出來,太激了。這是我度過了半生的地方,每一磚一瓦都悉得不能再悉。

“兒子,終于回來了!”我開心地擁抱兒子。

“歡迎回家,媽!”兒子也深擁抱我。

我迫不及待地走進老房子,室的陳設還維持原樣,只是布置更加簡陋了。

“這是我和你爸爸的婚房,我們住了幾十年。你小時候睡的小木床還在呢。”我帶兒子參觀著每一個角落。

“媽,等我有時間一定會來這里住上一段時間,和您一起回憶往事。”兒子說。

“那就好,我們可以慢慢把這房子重新裝修好,等你爸爸的病好了也帶他回來。”我高興地說。

“一定一定。”兒子重重地點頭。

我知道,我回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地方。這里有我長的回憶,有我悉的一草一木,有我最親近的人。我會重新裝修老房子,讓它煥發新生。我會在這里安晚年,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

不得兒子他們快點來看我,一家人坐在老房子里訴說未來的夢想。經過一個星期的準備,我的老房子已經基本上重新裝修好了。墻面刷了白的漆,配上淡紫的花卉圖案壁紙,明亮又素雅。木地板也重新鋪裝好,窗簾被換和的米布幔。房子里彌漫著一淡淡的油漆味,顯得格外的新鮮干凈。

路過鄰居家時,阿福阿姨正在院子里洗服。“玉蘭,聽說你回來住了,真是太好了!我們又可以每天坐在一起聊天了。”阿福阿姨熱地招呼我。

“我也很高興見到您!這些天你可還健康?”我關切地問。

“多虧你們常送補品過來,我還行。就是膝蓋不太好,疼痛得慢慢走路。”阿福阿姨說。

我看服還吃力,就主提出幫忙。兩個老太太洗完了服,邊攤晾邊聊起來。

“你看我們老太太了,生活還是這麼簡單。好在兒們還孝順,經常來看我們。”阿福阿姨慨地說。

“是呀,能回到老家,我們就滿足了。快去喝茶歇歇吧。”我也慨萬千。

和鄰居聊過后,我終于出發去鎮上購了。街市上熱鬧非凡,我心選擇了實用又簡潔的桌椅櫥床鋪,還添置了一些廚房用。確認家里的品夠用后,我滿載而歸。

晚上,我給兒子打了個視頻電話,告訴他家買得差不多了,讓兒子放心。

“媽,您選購的東西都合用嗎?有需要我們還可以再添置。”兒子關切地問。

“很好很好,我買的桌椅床鋪都實用耐用。夠我一個人住很舒服了。”我開心地說。

“那就好。您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我們過段時間就去看您。”

“好呀好呀,我會經常給你們打電話的。你們也要保重啊。”我要好好珍惜這里的每一天,過著簡單而知足的生活。我會在院子里種各種花草,每天呼吸新鮮空氣。會天天和鄰里朋友聊天訴心事,互相打打鬧鬧。可以一邊聽著音樂,一邊做針線活兒。到了冬天就圍著爐火取暖,好好回憶過往時。我真的很知足,非常非常知足。

我在老家的生活漸漸步軌道。每天早晨,我會起床練習我新學的太極拳,聽著鳥語花香,覺神清氣爽。練完后我會燒一壺清茶,慢慢品著,看今天的日出。吃過簡單的早飯后,我就開始勞了。我先整理收拾房間,把每一個角落都打掃干凈。然后我會到院子里,除草施,修剪我心栽培的各種花草。我最近在種一些香菜辣椒等小菜,可以增添飯菜的風味。如果有力氣,我還會去附近的田野里幫著勞作。雖然年紀大了手腳不太靈便,但我仍想盡自己的一份力量。鄉親們看到我,都會友善地打招呼,讓我不辛苦。

中午時分,我會返回家中,烹飪午餐。我盡量保持飲食的營養均衡,以蔬菜水果為主。烹飪了我的新好,我喜歡研究各種菜譜。吃過午飯,我會歇一會兒消食。這時候我喜歡坐在老樹下,聽聽輕音樂,午后的和風。有時候鄰里的孩子們放學后,也會來找我玩。我會給他們講古時的故事,或教他們唱過時的兒歌。

下午我會去鎮上逛逛,買些生活用品或食材。我結識了許多悉的攤販和商家。他們見我買得簡樸,經常會送我一些小禮或余,我都欣然接。傍晚我會回家準備晚餐。我喜歡做一些我兒時常吃的家常菜,嘗嘗久違的滋味。有時鄰居也會帶來自己的手藝作品,我們互相流烹飪心得。吃過晚飯,我喜歡在院子里的秋千上輕輕晃晃。微風吹拂著,我到無比淡定自在。天黑后,我會打開院落的燈,坐在門前的長椅上與鄰居閑聊。我們會一聊就是幾個小時,直到睡意襲來。

睡前,我會給兒子打個電話報個平安。聽到他們一家的近況,我就十分欣地進夢鄉。

周末的時候,兒子和兒媳常驅車回來看我。我會烹調盛的家宴款待他們。吃過午飯我們會去附近的田野或小山上散步。我指著路邊的每一棵樹,每一塊石頭,給他們講它們的故事。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我們也會去鎮上逛逛集市,買些新奇的小東西。晚上一家人圍坐在院子里聊天,點上蠟燭,就像回到我小時候一樣。我到十分滿足和幸福。雖然兒不常住在邊,但心里離得很近。我會一直把這里治理得溫馨而整潔,等待他們的下一次到來。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看著院子里的花開花落,心里很踏實。我度過了有意義的一生,這些年的點點滴滴都在這里。我非常知足,非常開心。

春去秋來,我在老家已度過了一年多的時間。這一年多的日子,我過得非常充實平靜。每天重復著工作、休息、與鄰里閑聊的簡單生活節奏,卻到十分知足。我看著自家院子里的菜花次第盛開,忙著采摘各種蔬菜水果。我用心地照顧著這些植,它們也回饋我碩的果實。記得去年冬天我種了一棵小蘋果樹,沒想到今年春天就結果子了。我每天都不得早點品嘗樹上紅彤彤的小蘋果。

到了夏天,我就開始期待田間的稻子長金黃,這樣就可以有米做各種食了。我也積極參與到村里的勞中去。村里的大人小孩都知道我這個熱心的老阿姨了。我經常去村口的小河幫忙洗滌村民的被褥、幫著打理村里的花草樹木。雖然我力氣不如從前,但還是盡力幫上小忙。村里的人都夸我樂觀開朗,是個好鄰居。我也會把自己種的菜蔬拿去和村民換或者送給他們,增進鄰里的。有一次我種的番茄產量特別好,我就做了番茄魚味湯送給了幾戶鄰居家。他們嘗過后都連連稱贊好吃,讓我到非常高興。

這一年多來,我重新認識了老家的每一寸土地。這里的山川田野都悉得不能再悉,仿佛融了我的。每一次勞作,我都著土地的溫暖,大自然的饋贈是那麼可貴。

這天傍晚,我正在院子里整理今年秋天的收。突然,院門被推開了,我抬頭一看,是我的兒子一家人來看我了。

“媽,你看你忙這個樣子!”兒媳李梅笑著走過來扶我起

“我們來幫你搬運收獲的蔬菜!”兒子也趕忙過來幫忙。

,我們來看你了!我進步了!”小花開心地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

“快快進屋坐下,今晚我給你們做了好吃的!”我笑著把他們迎進屋。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聊天,我到無比幸福滿足。我們聊了一整晚,直到小花打起瞌睡才各自睡下。

傍晚,他們離開的時候,我送到門口含著淚目送他們。我知道,不久之后我們還會再次相聚。而這份深深的,會永遠相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