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輕:一個孩的悲哀遭遇

自古以來,重男輕的思想就一直存在著,即使到了現在,在一些落后的山區,這種現象依然存在。在我家附近,有一個孩,和我差不多大,本應該讀初三的時候卻因為父母給介紹了一門親事而輟學了。家里除了還有兩個弟弟,父母卻說沒錢供讀書,讓輟學了。這個男的是隔壁村的,快三十歲了,由于有點缺陷,雖然他家庭條件在當地還算可以,卻一直沒有娶到老婆。我們當時還在上初中,聽到這個消息都覺得不可思議,怎麼會有這樣的父母?周圍的人也對的父母指指點點,但這也改變不了的命運。孩的父母把嫁給那個男的,唯一的條件就是幫養一個弟弟。這樣的安排等于毀了的一生。當時還太小,無法反抗的父母,結婚后一年多就出去打工了,這麼多年了一直沒有回來過,沒人知道在外面過得怎麼樣。我想的心里一定是恨的父母的,否則也不會這麼多年都沒有和家里聯系過,或許也怨恨的弟弟,畢竟因為的弟弟的父母犧牲了的幸福。如果不是為了養的弟弟,或許能夠繼續讀書,然后擁有一個好的未來。命運在好的年華給了致命的一擊。生在一個重男輕的家庭是最大的悲哀。

小時候經常聽到隔壁的李婆子說們那個年代除了第一個兒之外,很多孩都被父母扔掉或者送人,然后一直生,直到生出兒子。第一個孩子舍不得扔,后面生了兒覺得養不起就不要了。生兒子是為了延續香火和增加勞力,生了兒子就不用低著頭做人。傳統的農業國,重男輕的思想固,想要消除太困難了。其實男都是一樣,都是父母的孩子,不應該區別的去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