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的羅士報警稱自己是一名網絡主播,被騙走了8萬余元。事起因是羅士在直播平臺上結識了一個網友王某,王某自稱是英國留學的富二代,兩人逐漸建立了親關系。王某以給羅士轉賬的方式向借錢,并以各種理由拖延還款時間。最終,羅士意識到被騙后報警,警方經過調查發現,王某并非留學生富二代,并且這不是他第一次冒充富二代實施詐騙。目前,王某已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這起案件再次引發了人們對網絡詐騙的關注。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南方都市報、南都大數據研究院聯合編制的報告顯示,我國網絡直播行業規模龐大,擁有超過1.5億個直播賬號和超過10億個容創作者賬號,市場營收近2000億元,網絡直播用戶達到7.51億人。然而,這些火的直播間也為了詐騙分子的潛伏地。

類似的詐騙套路已經屢次發生,而且直播主播和網絡博主往往害人。他們常常因為追求“榜一大哥”的打賞而與保持切聯系,這給了詐騙分子可乘之機。有的犯罪分子冒充富二代或偽造份,以借款等理由實施詐騙,有的則利用主播急切吸、變現的心理,以合作投資、刷數據等手段騙取資金。

這種詐騙套路的特點是犯罪本較高,持續周期較長,但害者相對固定,且詐騙理由多樣且“收益”可觀。對于很多網絡主播而言,直播間是他們賺取生計的地方。因此,防范這類詐騙行為變得尤為重要。主播們需要保持警惕,不要輕信他人的言辭,尤其是在涉及金錢往來時,務必核驗對方份并避免輕易轉賬作。一旦發現可疑況或被騙,應立即保存證據并向公安機關報案,以便追回損失并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

網絡詐騙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來加以防范和打擊。只有增強大眾的安全意識,提高警惕,才能有效遏制網絡詐騙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