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得知兒的同學自殺了,朋友圈最后一條是“出廠設置不對,無法適應這個世界,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使我到非常傷心。書中寫道:四歲的時候,當很多人都在玩的時候,我被我媽媽要求記憶小學的英語單詞,我本不懂那是什麼。六歲的時候,同齡人在外面玩泥,我卻在家里背乘法口訣。八歲的時候,別人的父母帶孩子去公園,而我在家里做數學題。十歲時,其他孩子在年時充滿活力地上下山,而我卻在家里背誦古詩。初中時,我如他們所愿考了重點班,在一次次的考試排名中為他們爭得了榮譽。高中時,強手如林,天外有天。我的績不再名列前茅,我媽對我不依不饒,說我丟了的臉。的眼里只有學習、獎狀和榮譽。這些屬于的虛榮需要我拼命來實現。一路走來,我到非常累。我逐漸失去了快樂,越來越覺得人生沒有意義。

這份書讓我到非常難過。其中一句“在一次考試排名里,為他們爭得了榮譽”,讓我不想到我自己的兒,我該如何教育才能讓認識到學習不是為了父母,而是為了自己。作為父母,我們希能夠取得優異的績,但是我們的教育方式是否真的讓孩子快樂地邁向功之路呢?背負著父母的期,孩子的長必然會到限制。因此,現在許多父母已經不再強烈要求子讀書如何如何,只希他們能夠快樂地長,不要承太多心理負擔。

孩子的教育一直是父母的肋。由于獨生子政策的原因,許多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所以孩子的教育問題都是著石頭過河。幸好,現在網絡發達,我們可以在網上學習孩子的教育方式。然而,這些知識都是碎片化的,沒有一個系統的教育方法。所有的教育都是據父母的喜好進行的,這導致一個問題:孩子是否接這種教育。當他們還小無力反抗的時候,他們只能默默承。當他們有能力反抗時,就會起反抗,甚至對人生失去留

我認為,孩子的教育應該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快樂原則!任何讓孩子力山大、沒有一點快樂的教育都不是好的教育。孩子的年應該是快樂的,盡管現在學習的力很大,但是娛樂時間也必須給孩子預留出來。現在孩子的年基本上都是在補課、學習、背書和做作業中度過的,很多人都不敢回憶自己的年,因為年沒有快樂可言。孩子的心教育比知識教育更加重要,但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我們總覺得孩子還小,需要父母為他們做決定,甚至灌輸我們的思想。慢慢地,孩子就會認為他們讀書是為了讓我們高興,而不是為了自己的長。這也是這個孩自殺的本原因。孩子的行為錯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