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減輕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后顧之憂,廣東湛江一家醫院實施了一項獎勵醫護人員“收紅包”的措施。在面對“塞紅包”的況時,醫護人員被允許先收下紅包,然后將其上給醫院方面,并在病患出院結算時如數退還。醫院方解釋稱,如果拒絕收紅包,反而會讓患者或家屬到不放心,同時也會給醫護人員帶來很大的心理力。私人收款進單位賬戶,然后再退還,這種作確實令人到悲哀。醫院的職責就是救死扶傷,患者已經支付了醫藥費、手費和護理費等,為什麼還要通過“塞紅包”的方式來獲得“心安”呢?患者為什麼會“不放心”?他們為什麼會想到用“塞紅包”來獲得“心安”?醫院出臺這樣的措施,也只能是無奈之舉,它無法抵抗社會風氣,只能順應形勢,盡量取得良好的結果。

事實上,很多醫院都有類似的政策,比如要求醫護人員簽署“承諾書”以保證不收紅包,設立檢舉箱,開通檢舉熱線,設置紅包回收箱等等。不正常的事已經為了正常的事,是誰讓我們的社會變得如此荒誕呢?據醫院方面表示,該措施從今年4月開始實施至今,已經獎勵了8名醫護人員。半年過去了,只有8名醫護人員向醫院方面上了紅包,這是否意味著其他人員收到了紅包后直接退還給了患者或患者家屬呢?或者是有人收到了紅包卻沒有上也沒有退還,而是私自留下了呢?又或者是當場拒絕收下紅包,并解釋了況,盡管患者和患者家屬對此心存疑慮,但最終還是順利度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