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工作者朱曉鴻獻的初心使命,已經持續了20多年。他無償獻13次,共計獻出4800毫升,相當于一個人所需要的總量。無論是在青年求學時期,還是在從醫治病路上,朱曉鴻始終堅守醫者仁心、患者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積極參與獻事業。

2022年12月,朱曉鴻因其無償獻的貢獻,獲得了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聯合表彰的全國無償獻先進名單上的2020—2021年度全國無償獻促進獎。這是對他多年來堅持獻的認可和鼓勵。

朱曉鴻回憶起他的第一次獻經歷,是在大學時期。當時,貴州醫科大學組織學生義務獻,他積極報名參加。他認為,作為一名醫生,要敢于犧牲和奉獻,獻是一個的行,只要能救活一個人的生命,就是對自己五年學醫的教誨的回報。

在從醫工作中,朱曉鴻見證了很多病人因及時輸而重獲新生,也有一些因缺失去了救治的機會。他深刻認識到獻的重要意義。在擔任遵義市婦保健院的檢驗科(兼輸科)主任期間,他常常遇到產婦大出急需用況。這些經歷讓他深深對患者的重要,就像生命的一樣。

朱曉鴻常常掛在邊的一句話是:“人需要的就像水一樣遇遇剛則剛,對生命的尊重和奉獻自己的仁之心,就像水的品行一樣善利萬而不爭。”這句話為他行醫救人道路上的座右銘。無論份和職位發生變化,他始終保持著無償獻治病救人的初心。無論是作為遵義市婦保健院團委書記、副院長,還是遵義市第四人民醫院院長、遵義市中醫院院長,他始終保持著獻志愿者份,積極參與志愿獻

朱曉鴻從自己做起,從邊的親朋好友做起,從工作單位做起,宣傳獻知識,講述獻的故事。他在公共聚會場合扮演著一位公益獻傳播使者的角。他已經連續20多年作為獻志愿者,無償獻了13次,獻量累計達到了4800毫升,相當于一個人所需要的總量。他組織的志愿獻者已經超過3000人次。

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朱曉鴻將自己的職業道德轉化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行。他說:“今天的實際行永遠強于明天的口頭承諾。”他參加無償獻雖然是一件小事,但他深信,獻出的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也值得一直堅持下去。他認為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在為民奉獻方面更應該率先垂范、先士卒。

朱曉鴻不僅個人參與獻,也致力于發揮組織優勢,推無償獻事業的發展。在他擔任遵義市婦保健院團委書記期間,他擔任無償獻宣傳大使,宣傳無償獻的意義,鼓勵單位職工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在他的影響下,50多名醫務人員志愿參加無償獻。在擔任遵義市第四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期間,每年春秋兩季都組織職工無償獻為慣例。

2019年,朱曉鴻調整到遵義市中醫院任黨委副書記、院長。他依然保持發組織員工獻的習慣,帶頭組織無償獻為他工作與生活的一部分。遵義市中醫院每年參加無償獻的人數越來越多,除了組織部集外,還有職工利用閑暇時間帶著家人前往心屋獻。醫院每年獻人數超過職工人數的20%,被遵義市公民獻委員會評為無償獻心單位。

2020年新冠疫發后,遵義庫用張,朱曉鴻積極發遵義市中醫院全院黨員和干部職工,組織200余人前往獻屋開展無償獻,為緩解全市用力和抗擊新冠疫作出了積極貢獻。

作為醫院的管理者,朱曉鴻不僅個人參與獻,還致力于規范用工作,發揮的最大作用。他從強化醫院輸管理委員會的職能手,建立了臨床輸制度、質量監測制度以及領、發管理等制度。他定期聽取輸管理委員會的工作報告,對臨床用進行監督檢查,開展臨床輸療效評估,建立臨床輸預警系統,不斷提高輸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確保獻者的每一滴都能帶給患者生的希

朱曉鴻用自己的實際行詮釋了無償獻、無限心的奉獻神,將這種神深深烙在了醫院的文化中。他讓“無償獻、無限心”為醫院的共識,為綻放生命之花貢獻自己的力量。他深知獻只是第一步,真正拯救患者生命的是讓在他們的中流。作為醫院的管理者,他不斷探索如何規范用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的作用。

朱曉鴻以涓涓細流匯聚大海的方式,用滴滴熱詮釋了心。他讓“無償獻、無限心”的奉獻神深深烙在了醫院文化中,用實際行演繹了奉獻之歌,為綻放生命之花發。獻榮,上善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