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老何目前在市某局綜合科擔任副科長,屬于中層干部,即將面臨年底的干部調整。副局長找他談話,給他提供了兩個選擇:一是平調去建設當副科長,二是提拔去老干部科當科長。老何的基本況是,他是82年生,有碩士研究生學歷,考上市局時已經是副科級,定為副主任科員,兩年后為局辦公室副主任,算是解決了副科實職的問題。在辦公室擔任副主任科員的三年中,他負責各種雜務,主要是為領導服務,工作非常辛苦。然而,好景不長,還沒等領導提拔他,就被調走了。這讓老何非常灰心,當時的狀態也不佳。新來的局長并不喜歡他,過了半年就把他調到了綜合科當副科長。綜合科類似于部隊的戰勤科,主要負責統計各類況,匯總各類項目數據等,沒有什麼實際權力。老何在綜合科干了7年,期間正科級干部調整了4次,與他無關。轉眼間,他已經過了40歲,激基本上消失殆盡。

臨近年底,單位啟干部調整,各分管副局長先與符合條件的同志談話,了解他們的基本想法。作為任副科實職時間最長的干部,老何面臨兩種可能:一是去局里權力最強的建設科擔任副科長,但這是平調,依然是副科級;二是去老干部科擔任科長,這是提拔,是正科級。然而,大家都明白,老干部科主要服務老干部,沒有什麼實際權力,干的還是服務工作。老何思考了兩天,向副局長匯報,表示希去建設科擔任副科長。他向領導匯報時說,雖然年紀已經40多了,但對工作仍然保持著激。去建設科與他的專業也是相關的,他相信能夠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作用。老干部科也很重要,但去了之后可能要待上三、四年都無法變換崗位,長時間在那里工作可能會失去工作激。此外,他的專業也與老干部科不對口,不一定能夠勝任好工作。

據他所知,局里的建設科編制有4個人,其中包括1名科長、1名副科長和2名工作人員。科長已經55歲了。更重要的是,這個科室負責重大項目審批和檢查等工作,是全局職能最強的科室。因此,老何認為自己的選擇非常明智。一方面,去建設科很可能很快就能接替副科長的職位;另一方面,這個科室擁有很大的權力。考慮到老何已經超過40歲,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晉升年齡,基本上不可能為局領導,他并不在乎提前或推遲一年晉升正科級。因此,他認為去一個有實權且實惠的崗位是更好的選擇。

以上是我對老何的選擇進行的分析,你們覺得我的分析正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