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漫步于閩東大地,可以看到各種各樣麗的鄉村景觀,形了多樣化的鄉村經濟。鄉村麗經濟的核心是麗庭院,庭院是鄉村的基本單位,它們為鄉村增添了魅力。在柘榮縣英山鄉石古蘭村,村莊被青翠的植所環繞,每家每戶的庭院都種滿了各種花草樹木,形了一個個小果園、小花園和小菜園。來到石古蘭村的游客們必定會去參觀村民王巖輝的“園田驛站”。這個庭院外都充滿了綠意,布局合理,同時也是柘榮野放茶、太子參、太子參酒、刀剪等農副產品的重要銷售和展示窗口。農民是麗鄉村建設的主要力量。近年來,我們城市鼓勵農民參與麗鄉村庭院、微景觀、小公園、田園和休閑旅游點的建設,讓農民參與到鄉村麗經濟的建設中來。各地利用可用的土地資源,打造了近農民生產和生活的“微景點”。例如,周寧縣浦源鎮龍住院村引導農民化庭院,打造“微花園”、“微果園”和“微菜園”;屏南縣代溪鎮北乾村修繕了古井,展示了當地的黃酒文化;壽寧縣下黨鄉下黨村串聯現有景點,建了“滴水穿石”公園。一些地方通過發展觀采摘、農耕驗、康養生等休閑業態,推了生態、經濟和社會的共贏。福鼎市利用茶葉產業參與麗田園建設,打造了六妙白茶莊園等茶旅融合田園風;福安市完善了設施,打造了景觀,形了賽江萬畝葡萄園的風景線;古田縣都鎮際面村依托水桃種植業,建設了四季花海和草場等項目,為村莊增加了收。紅旅游為鄉村注了新的活力。當早晨的灑在郁郁蔥蔥的茶園上時,福鼎市疊石鄉竹村開始煥發生機。來自溫州的康養旅居團來到這里,游客們站在觀景臺上遠眺連綿的青山,呼吸著新鮮的山間空氣。竹村的最亮麗之是綠,村莊位于飲用水源保護區,生態優良,依山傍水,云霧繚繞,有3000畝生態茶園;竹村最鮮明的底是紅,這里曾是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和中國工農紅軍進師駐地,留下了許多革命跡。自2021年以來,竹圍繞“紅+綠+特”的發展規劃,實施了以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駐地舊址修復項目為核心的竹文化保護工程,打造了黨員活陣地和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竹村還推進農村的改革和行,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理,整治農村房,建設污水理設施,形了以普玉線為軸的景觀帶。鄉村變得麗了,人氣也旺了。由于在紅文化、鄉村旅游和基層治理等方面取得了實效,竹村被確定為寧德和福鼎市年輕干部的實踐基地,僅今年7月至8月就接待了兩期實踐隊的學員,約30多人。竹村通過深化閩浙邊界黨建聯盟果的運用,與浙江玉塔、承天等村開展了畬族文化流,連續舉辦了畬族“七月七”紅歌民俗文化節、山地車爬坡賽等活,景藍康養項目也逐步拓展到竹村,使竹為一個適合學習、游覽和娛樂的地方。竹村黨總支書記、主任李宗綿說:“竹發展紅旅游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們將繼續推進紅文化公園的建設,將白茶驛站、南山觀星臺、北宋千年古銀硐、會甲溪大峽谷等景點串聯起來,將黨教育、研學培訓和旅游觀融為一,讓紅文化更好地推鄉村振興。”

想要驗“民宿+攝影”的樂趣,可以選擇前往擁有旖旎海岸風的霞浦縣。今年以來,這個以灘涂攝影旅游而聞名的城市吸引了無數游客,為國熱門的旅游目的地。霞浦縣擁有長達500多公里的海岸線,其中有眾多島嶼、港灣和灘涂,形了許多“網紅打卡點”。在三沙鎮的東壁村,游客們不僅可以欣賞到變幻莫測的灘涂風景,還可以住在獨特的品民宿中,詩意與遠方的妙。東壁村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漁村,以發展紫菜和海捕撈業為主要產業。近年來,隨著霞浦全域旅游的興起,東壁村通過培育以攝影旅游文化為核心、品民宿為載的文旅產業,也開始嶄頭角。東壁村的品民宿大多建在崖壁上,推開窗戶就可以看到綿延的海岸線。自從有大學生阿曼回鄉創業功打造了網紅民宿“拾間海”之后,又有“陶時”、“夕映”、“逅海”、“壹棲壹宿”等品民宿相繼落戶東壁。民宿業主通過別出心裁的設計和建造,將建筑山海風之中,為三沙影公園的重要組部分。據統計,霞浦縣目前擁有各類鄉村民宿(客棧)400多家,房間數近6000間,每天可以接待7000多名游客,直接帶了4000多人就業,形了“民宿+”帶多個行業的鄉村旅游新業態。今年8月頒布的《霞浦縣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方案(2023-2025年)》明確提出了打造“海灣民宿之城”的目標,力求用“霞浦民宿”地方標準來引領民宿的提質和升級,推民宿產業向品化、個化和品牌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