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遠和屏蔽無緣的人,是最好的選擇。東野圭吾在《惡意》中說:“有些人的恨是沒有原因的,他們平庸、沒有天分、碌碌無為,于是你的優秀、你的天賦、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單位不管你怎麼努力,怎麼低調做人,怎麼遵守規則,業績如何突出,但總有一些事讓你百思不得其解,一些人總是在有意無意地打人,對你的能干無于衷,對你的業績視而不見。甚至還時不時地挑你的緒,讓你焦躁,讓你不安,越能干越被排斥,越被邊緣化,而你卻束手無策。你可明白,這都是原罪惹的禍!

原罪是什麼呢?就是你與生俱有的,或者通過努力得到的,能夠引發某些人產生惡念的東西。如紅樓夢里,晴雯的麗,四兒的聰明,在王夫人眼中都是原罪。

最大的惡就是見不得別人好。你有一點好,他心里羨慕,嫉妒就跟著來了;如果你有兩點好,他就坐臥不安,焦慮煩躁;如果你有三點好,他就夜不能寐;如果你在他人眼中事事如意,那麼他的恨就來了,會尋找一切機會對付你,抵毀你,攪得你無法專心做事,或者找個借口將你冷藏,或者將你邊緣化。莫言說:“我們一直以為妥協、將就、容忍,可以得到幸福,但當你底線放得越低,你得到的只能是更低的結果。不要總抱怨自己遇到的人都不靠譜,如果別人總這麼對你,那麼一定是你教會了別人用這樣的方式對你。”人的劣,自固有之,喜歡詆毀和嫉妒,允許陌生人富貴,卻見不得邊人發跡,視別人的優秀,為不可饒恕的罪惡,甚至用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掩飾自己不足,毀謗你,是因為你優秀;嫉妒你,說明你走在他前面。

你并沒有做錯什麼,而是你的原罪,你的存在,對別人就是一種傷害。遇到這種況,你有兩個選擇:要麼變得更好,好到讓他人無法企及,好到暗劍傷你卻夠不到,你遠在他的程之外;要麼做一只鴕鳥,把進塵埃里,卑躬屈膝,任人,讓人都不屑理睬你。以上兩點如果你都做不到,又不想改變自己,那麼還有第三種選擇:離開吧。

正如亦舒所說:“聰明人從不報復,他們匆匆離去,從頭開始。”面對不公,不必與人正面較量,而是靜心積蓄力量,從長計議,最終必有所。弘一法師說:“學會用離開的方式善待自己,離開某些人,不是因為他們不好,是因為跟他們在一起時,我的狀態不好,然后他們很容易激發我的脆弱、我的焦慮和不安。而我又無法改變時,也許離開才是最好的選擇。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的煩執念當舍。”大師們的教悔告訴我們,離開才是最為明智的選擇,人生苦短,開心活著才重要。你不需要裝模作樣地顯示自己的大度,為了面子兌里子,而應該以真正的我,開始獨自的生活,守住自己的界限,過好自己的生活。

楊絳先生說:“生活是自己的,千萬別為難自己,用順其自然的態度,過隨遇而安的生活,站在屬于自己的高度,看該看的風景。”俗話說,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離開后,停止討好所有人,停止去貶低自己,你沒有任何義務為了溫暖別人燃燒自己。推掉虛假意的飯局,遠離不喜歡自己和自己不喜歡的人,屏蔽讓自己不快樂的人和事,認真經營自己的生活。把看書、喝茶、運、修心、睡覺、寫頭條等,所有能給自己帶來喜悅的事,當頭等重要的大事來做,其他的都不必上心,遇到了順其自然應對就行。哈佛大學教授馬丁·賽利格曼說:“面對負面緒,如果你沒有強大的心智去消化,那麼默默疏遠與屏蔽,就是最好的選擇。”

如此這般,你之前的苦、吃的虧、擔的責、扛的罪、忍的痛,現在都會變,照亮今后的路。選擇離開和經營自己的生活,追求幸福與長,才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