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個多月里,以沖突不斷升級,已經造1萬余人死亡,其中包括4千余名兒。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災難不斷沖擊著我們的底線,讓聯合國書長古特雷斯到痛心疾首。盡管我們的文明社會發展到今天,國際法和人道主義觀念似乎在霸道面前變得蒼白無力,我們陷了一場無的危機。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即使在戰爭中也有規則存在。這些規則是關乎人道和公義的,旨在最大程度地保護平民生命安全,盡量避免對無辜者造傷害。然而,國自稱為“人權衛士”,卻在聯合國安理會上一再否決立即實現以全面停火的決議草案,并向以列提供龐大殺傷力的武。以列則明確拒絕“任何人道主義停火協議”,宣稱“必要時對抗全世界”。在霸道面前,國際法似乎變了一紙空文。以問題的復雜歷史中,外部勢力的干預是局勢惡化的一個本原因。西方國家,特別是以國為代表,通過偏袒支持不同的國家或組織,激化中東國家間的仇恨,甚至直接破壞,導致矛盾不斷升級。雖然國提出過多次解決方案,但這些只是掩蓋其私利的幌子。只要強權存在,只要霸道邏輯不變,中東地區的和平將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夢想。

霸道似乎深深印刻在西方國家的文化基因中。西方的文化核心崇尚斗爭和武力,以征服自然、征服他人,建立為自己服務的秩序。這種“以力服人”的霸道邏輯在對外往中現為“對抗、排他、二元對立”。這種觀念滲到政治、經濟、社會的各個方面。在工業化時代,霸道邏輯更是深到政治經濟、社會思中,為強者欺凌弱者的理論依據。歷史上,西方列強通過民擴張,用武力開辟了海外領土。隨著國崛起為世界第一大國,以“文明”包裝“野蠻”為維持全球霸權的手段。以民主、自由、人權為旗幟,進行革命、挑唆地區爭端,甚至直接發戰爭。這種霸道邏輯為了國際關系理論的變,繼續影響著世界格局。

中國歷史上一直存在著“王道”與“霸道”的辯論。如果我們把“霸道”的核心定義為“強權”,那麼“王道”的核心就是“仁政”。儒家在春秋戰國時期將仁與政治結合,提出了和合的價值觀,主張用說理而非武的方式解決問題。幾千年來,“王道”逐漸為中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形了獨特的“東方思維”。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立亞投行、加強金磚國家、上合組織等合作,堅持和平發展之路。與西方國家不同,中國追求合作共贏,推國際社會的發展。中國的價值理念為世界提供了新的范式,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為應對共同挑戰提供了新的方案。在叢林法則仍然主導國際秩序的時刻,中國以自實力為世界注正能量,推“和合共生、世界大同”的理念。

“中國方案”蘊含著“共商共建共”的全球治理觀,詮釋了“人類命運共同”的價值追求。這與“王道”思想一脈相承,但在時代演進中有了新的飛躍和富,融全球治理的過程中展現出新的時代生命力。政治、外、安全、經濟、文化、生態各方面的理念都表現出平等尊重、合作共贏、國際道義、公平正義、環境友好的特征。中國特的價值理念為不同文明相提供新的范式,為全球治理提供新的思路。時事評論家扎卡利亞評析:“我們有史以來第一次見證這樣真正的全球增長。在這樣的國際秩序里,世界各國不再是被控制者抑或旁觀者,他們將是參與者,按照自己的意志運轉。這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秩序。”

在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際秩序正在經歷深刻的調整。選擇“王道”還是“霸道”,世界正在用行作出抉擇。歷史告訴我們,保持定力、專心發展、壯大自己,是為了為世界注最大的正能量,推“和合共生、世界大同”。只有在建立起有共同倫理的全球政治秩序的況下,全球政治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