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險!一條短信差點讓我損失慘重、夫妻反目!

12月31號,我收到一條短信,提醒我話費積分即將過期,要及時登錄某網站激活領取現金禮包。一看短信里的網址看起來很像模像樣,我便沒有懷疑,隨手用手機打開了網址,并按照要求填寫姓名、份證號、信用卡號等信息。

填寫完后,系統又提示要進了一個標題為“全國銀聯信用卡提額專用”的頁面,下載一個安全控件,才能正常兌換商品。我見網上商品都很實惠,有的還有點檔次,就喊來媳婦,問問有沒有中意的禮品挑選?沒想到媳婦當頭給我潑了一盆冷水,說:“天上掉餡餅的事十有八九都是騙局,你是不是老年癡呆了?一把年齡了還相信這些”。我不服氣,總覺得是到了更年期,看人不順眼。

于是當即打電話向移公司的朋友進行查證。李經理聽了我的電話來意,馬上告誡我不要下載那個安全控件,因為移公司沒有開展過類似活。那個網站是假的,安全控件其實是木馬程序。全國已經有多人上當騙,不人一覺醒來,發現銀行卡的幾十萬全都被分批轉走了。

聽完此話,我是既后怕又氣憤。后怕的是汗錢一旦被騙走,兒子的房貸怎麼辦?老兩口的后半輩子養老怎麼辦?氣憤的是既然知道是假消息、假網站,為什麼有關部門不進行審核,提前截住源頭,還讓他們群發發短信過來騙人?同時,這些詐騙信息如此準,個人姓名、電話號碼等容是通過哪些渠道泄出去的?現在的社會是究竟哪里出了問題?天天防詐騙防病毒防食品安全,人真的好累。

年關將近,各類詐騙活必定會更加猖獗,為避免騙,我想和大家一起盤點下2022年常見的幾類電信詐騙手段,你看看自己是否中過招或者到過此類擾:

1.犯罪嫌疑人利用改號平臺,將自己的電話改為公安、檢察院、法院的電話號碼,以傳喚、逮捕等借口進行恐嚇,然后以涉嫌販毒或洗黑錢公安機關需調查個人資產為由,要求害人將資金打所謂的安全賬戶以證明清白,乘機騙走群眾錢財。

2. 詐騙團伙向手機用戶打電話或者發短信,冒充社保、電力等部門,通知被害人有大額賬單欠費,然后以個人信息泄、財產需要保全等為借口,害人轉移賬戶資金。汽車、房產退稅詐騙。

3.騙子聲稱據國家政策,要對事主購買的汽車、房產或農機等進行退稅、補害人持自己銀行卡在ATM機上進行作,騙取害人錢財。

4.詐騙團伙通過群發短信、電話通知、電腦頁面彈出等方式,告知害人很幸運地中了某知名電視欄目的大獎,獲得現金多、筆記本電腦、手機等,害人納保證金、稅等,騙取害人錢財。

5.詐騙分子冒充害人的人朋友,通過手機或者其他手機通訊件謊稱將要在近期探。隔日編造賭博、嫖娼等原因被公安機關查獲或者家人生病等理由,向害人借錢,達詐騙目的。

通過此事我還想提醒大家:

1.不要輕信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凡是讓你掏腰包的事都要慎重。拿不準的事,要多問。問警察、問朋友、問家人。不要自作主張,賠了夫人又折兵,引起家庭矛盾。

2.不要輕信積分作廢,兌換商品等信息,也不要輕易點擊所謂“商品兌換鏈接”“積分商城鏈接”。更不要未經核驗就通過短信息或短信鏈接直接進行兌換、消費和充值,對于需要輸驗證碼、實名認證個人和銀行卡、賬戶碼等作更要保持警惕。

3.不要輕易添加一些不明來歷的所謂的工作人員、客服人員的私人微信,并私下進行易。也不要相信所謂授權即可作或遠程代為作。相關部門嚴格進行市場監管,我們老百姓管好自己的“貪念”,守好自己的“錢袋子”,保住自己的“命子”。我想再巧妙的騙局也會失去市場。你說是嗎?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