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小暑,代表著氣溫逐漸升高的時節。對于城市的上班族們來說,今天還是個星期五,他們即將迎來周末的時。可以和朋友們一起逛超市,的涼爽,或者在家里開著空調吃著冰西瓜看皂劇。然而,在中國的農村,烈日當空之下,許多農民仍在田間地頭辛勤勞作:除草、打藥,干旱地區還要鋪水管和開機澆水來抗旱。這兩個群的景象反映了城市人和農民之間的互相不理解。

近日,一組照片在網絡上迅速傳播,引起了熱烈的討論。一位回到家鄉的網友拍攝了幾張小孩幫助爺爺晾曬麥子和裝袋的場景。照片下面最熱門的評論之一質疑道:“這麼小的孩子,家長怎麼忍心讓跟著打雜?”然而,這位網友立即遭到了眾多回懟。“農村小孩在小時候就幫忙做家務,爺爺辛苦,小孩只是力所能及地幫忙而已。”“只是幫忙托一下袋子而已。”“這很正常啊。我和一樣大的時候已經在田里割稻谷了,即使不小心割傷了腳也要繼續。”“這在農村很正常吧?”“農村的孩子都是這樣的,城市的孩子真的什麼都不用做嗎?”有人回憶起自己小時候和父母一起在田地里勞的場景。幫忙給小麥除草,收割小麥;每年中秋節前后,收割玉米,剝玉米皮,剝玉米粒。有時候父母不在家,還得做一家人的飯菜,給在田地里的父母送飯。家里種了水果時,會在田地里搭個簡易床過夜,幫忙看西瓜和草莓。我媽賣水果的時候,我媽會騎著三車載著我在村里轉,我在旁邊幫忙。”對于這樣的農村生活,農村孩子們評價道:“回想起那些日子,覺得很討厭。”“最討厭放暑假,從小學二三年級開始就要割稻子,摘荔枝,揀柴,看到和自己當年同齡的城市孩子過得很開心,對年暑假的回憶都是痛苦的。”“這輩子都不想再做這種事,太累了!”今年夏天,河南麥收季節遭遇大面積洪澇災害。在一段視頻中,一位老農民站在田地里,手里握著一捧已經浸泡發黑的麥穗,哭無淚。這段時間,無數人開始質疑:“為什麼不早點開始收麥子,要拖到5月底?”“以前沒有收割機的時候,不是照樣可以收麥子嗎?”“可以雇人啊,一畝地十個人給800,管飯,半天就能割完了。”“為什麼一定要種小麥,種點別的不行嗎?”“既然知道要下雨,為什麼不提前收割?”這些網友的言論生地詮釋了現代版的“何不食糜”。他們在自己不悉的領域里指手畫腳,鬧笑話卻毫不自知。這讓我想起一則笑話:一個出農村、后來通過努力考上大學在城市定居的爸爸,帶著孩子去超市購。五歲的兒子在琳瑯滿目的貨架前流連,很快就練地挑好了自己喜歡的零食。結賬之后,爸爸突發奇想地問兒子,你知道這些味的面包是從哪里來的嗎?小朋友認真想了想,然后用稚氣的聲答道:“是從貨架上長出來的!”爸爸無言以對。這個故事反映出現在社會上人們對于農民這個群的無知程度。其實,即使是大人,很多人只知道在超市挑選食品,卻不知道它們是如何生長的,中間付出了多農民的辛勤勞。因此,對于河南大面積洪澇災害導致農作歉收的況,出現如此愚昧的言論也就不足為奇了。

農業生產是一個嚴重依賴節氣的活,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收割,都是據農時變化而定,并不隨個人意愿。早在千年以前,白居易就發出了“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的慨,他表達的是小滿節氣之后才能收割麥子,等麥子充分灌漿轉黃后才能收割的意思。很多人只看到這兩句詩的景描寫,卻忽略了白居易接下來的幾句:“田家閑月,五月人倍忙”;......“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這幾句話直接表達了農民在麥收時的辛酸:在五月的毒日頭下,農民們揮舞鐮刀割麥,彎腰低頭,麥穗像鋼針一樣劃破他們的臉、胳膊和,汗水浸了傷口,疼痛又發。然而,即使如此,農民們仍然不能休息,他們必須趁著好天氣盡快將麥子收割完畢,以免倉后因為而發霉。但是,在一些人眼里,“足蒸暑土氣”可以被這樣:白的鞋一塵不染,甚至可以和一旁的異罵俏。對于那些從未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人來說,農村可以為失敗后的退路,一個溫的鄉村。他們心目中的農村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家家戶戶泉水鮮花,風吹草地見牛羊,柳暗花明又一村。他們本不了解真實的農村生活并不是詩畫意、田園牧歌。在農村,他們只有土地辛勞和看天吃飯的無奈。難怪有人說:“建議那些不了解五谷雜糧的人跟著農民收一次麥子,否則就不要添了!”農民種地的所得已經微薄,遇上天災更是會導致歉收甚至絕收!即使天時地利人和,農民所得的利潤微乎其微。然而,令人寒心的是,這些辛勤勞作的農民,為我們提供日常食的農民,竟然還要遭著嘲笑和社會上的普遍歧視!我們吃著他們的汗,卻反過來嘲笑他們,這是什麼道理呢?

這是一位網友拍下的爸爸的手掌。這位65歲的老人還在管理著大片的櫻桃果園,常年無休。由于長期和果樹打道,他的雙手長滿了厚厚的繭子,就像櫻桃樹的樹枝一樣。網友說,他最不忍心吃的水果就是櫻桃,因為每次吃櫻桃他都會想起父母那雙糙的手。“我爸爸常說,只要還能彈,就必須繼續努力。”當我們還在反對996的時候,農民可以365天全年無休,甚至偶爾一天工作16小時,任勞任怨。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農民對土地的熱,另一方面則是出于現實和無奈——作為農民,他們沒有退休的概念。很有人記得,新中國立后農民這個群的貢獻。在工農剪刀差的國家政策下,農業默默地滋養著城市里的工商業和人口;在三年困難時期,無數城市青年上山下鄉,是中國億萬農民家庭接納了他們,緩解了當時城市嚴重的人口和經濟力;在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初期,全國各地的農民自愿奔赴工地,修橋鋪路挖河建大壩,自給自足,沒有任何報酬,毫無怨言;在蘇聯翻臉撕毀協議、要求新中國償還債務的艱難時刻,農民而出,用一袋袋農產品還清了債務,換回了國家的獨立自主;更早一些,我們有“小米加步槍”、“農村包圍城市”,更近一些,我們有“三統籌五提留”、史上最繁重的農業勞、數以億計的農民工參與城市建設......可以說,農民在每個關鍵的歷史時刻都發揮過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這個群如今卻了一個貶義詞,被人們嘲笑和歧視。

農民辛勤勞作,為我們提供食,但城市人卻無法理解他們的辛苦。他們無法發聲,存在低,格溫和,逆來順,因此長期以來遭著剝削和歧視。農村是中華民族的基,農業是中國人的底線,農民是每個國人的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