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老人卸水泥的視頻在網上引起了熱議。視頻中,只有兩位老人在卸下一大車水泥,其中一位老人是七十多歲的老漢,另一位是73歲的老。令人心疼的是,在寒冷的天氣里,老爺爺只穿了一件短袖,而老則用一件已經褪的褂子蒙住頭,接過水泥后再放在地上。們重復這個機械的作,每袋水泥都有一百斤重,而這一大車水泥共有三十噸,也就是60000斤,老需要重復這個作六百次才能將水泥卸完。每袋水泥的價格是五錢,兩個人卸完這一車水泥可以掙到三百塊錢。這項任務對于三十歲的壯漢來說都是非常艱辛的,更不用說七十多歲的老人了。本應該在家天倫之樂的老人們,卻拼盡最后一點力氣來維持生活。有記者聯系當地村委會,居委會表示,老人們是自愿干重力活的。但實話說,哪個干重力活的不是自愿的呢?沒有人迫他們,但是人們不得不為生計而斗。也許是家中有病人,也許是家庭出現了變故,又或許是孩子們不孝,老人們想幫下邊的孩子積攢點東西。總之,通過這對七旬老夫婦,我們看到了農村老年人艱辛生活的一面。農民一輩子勞累,到最后大多數人什麼也沒剩下,因為在農村,兒結婚基本上要花老人一輩子的積蓄,而且孩子們嫌棄他們。對于農村的老年人來說,一天不干活就沒有飯吃。一旦老人不能干活了,或者生病癱瘓了,孩子們也沒有時間照顧,老人們躺在床上,上慢慢長瘡,這種場景讓人害怕老去。在農村有一種說法,如果老人好好的,睡一覺就不在了,那是老人上輩子積德行善了。我村的一個大娘今年68歲了,無論退休是否延遲,都到了該退休的年紀了吧?但是的兒子離婚了,現在想給兒子再娶個媳婦,只好拼命干活,兒子在外打工,和老公承包了六十多畝地,每天起早貪黑,從不舍得雇人。在農村,這種干到老的況太普遍了,原因在于農村老人的社會保障還不夠好,多數農民無法休息或生病。對于農民的養老問題,或許需要加以提升,有人可能會說,養老金每年在漲,每年漲幅4%-5%。但是,基數不同,效果也不同。退休金一萬的人,漲5%就是五百塊,退休金只有150元的老農民,漲幅5%只有7.5元,看似漲了,但實際效果如何呢?據統計數據,我國社保支出占GDP總量的3.21%,而法國占比達到31%,我們常常以國為標桿,但其占比達到18.7%。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一個東方崛起的國家,我們有能力也有必要讓70歲以上的老人生活得更輕松。今年,全國政協委員張連起提出了《關于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平、補齊民生短板的提案》。他建議將農村老人的養老金提高到800-1000元。雖然這些金額不多,但足夠讓老農民吃飽吃好,過上面的生活。張連起的提案得到了網友的2.5萬個贊和五千多條評論,其中點贊量最高的評論是“這才是有良心的專家!”。民眾有所需求,國家有所回應,也許農村老人的好時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