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活的現狀與挑戰,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問題。有網友坦言并不是鄙視農村,而是深深地恐懼農村所存在的問題。城里人往往關起門自己過日子,而農村老人則天天無所事事地聚在一起曬太,或者閑聊家常。農村缺乏衛生習慣,人們會養隨地吐痰的習慣,而且缺乏私概念,會隨意拿取別人的手機查看。盡管小時候在爺爺的村莊瘋玩很開心,甚至連旱廁也沒有影響我對村莊的喜。但是長大后我與村里人的接增多,我明白了我爸為什麼不愿意回村,村里人八卦,這讓生活變得不如城市舒適。在城市里,你可以關上門自己過日子,不會有人干涉。但在農村,別人會議論你的生活,這讓人力重重。我們都向往生活在一個素質高的地方,而不是在農村。如果覺得在農村的生活更好,那麼人們可能就不會去城里打工了。人們要記住,現在的農村已經不再是以前的農村了。以前的農村是純樸的,而現在農村充滿了勢利眼,這讓人到不適。上大學后打拼出來的目的就是不讓我們的后代和自己一樣為“泥潭里爬出來的人”,如果我們在自己的縣城找同學做朋友,那麼我們的努力就沒有意義了。城里孩和農村孩,只要嫁給農村人并且沒有生兒子,那麼們的人生也就完了。這讓人到非常悲慘。對農村的嫌棄可以理解,但出生在農村并不是我們個人的選擇。我們曾經窮困潦倒,但如今有了錢就不再穿地攤貨了,這是人之常。因此,我們一直堅信:淳樸并不是真正的淳樸。這里的很多農村人都沒有社保,醫療保障也很。他們為了孩子付出了一切,供孩子上學,甚至拿出全部積蓄和借貸給孩子蓋房結婚。他們的未來完全依賴于孩子,這才是問題的源所在。農村出的人所承的家庭力太大了。盡管我們都是農村出,但我們永遠不要找農村對象。原生家庭的影響和生存環境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這與人品無關,而是價值觀的不同。我兄弟為了讓一個農村孩,中專畢業的,而算計婆家,老人補一輩子,現在連兄弟姐妹都很見面了。這種力真的不是一般人所能承的。我在農村夠了諷刺、打擊、挖苦和盤剝。農村并不是正直無私的人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