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去附近的汽修店維修車子,遇到了一個脾氣很好、健談的師傅。他告訴我,自己是小營村的村民,該村已經全部拆遷兩年了,但安置房至今還沒有開工建設。師傅提到,村里的絕大部分人都是租房子住,每年每人只發2000元錢,沒有社保,沒有其它任何補助。青壯年四打工,帶孩子的婦干房產中介,好點的老人打掃衛生,差點的只能拾破爛。

據師傅介紹,村里的土地已經流拍了一次,無人接盤表示他們住不上房子,村委也會沒錢。即使拍出去了,就村兩委的管理水平和消費能力,也花不了多年。現階段,在縣城這樣的小城鎮,拆遷已經不能造就暴富神話。村民按自己宅基地的面積兌換樓房,一般一套是不花錢的,一個戶只能要兩套,面積不夠兌換的,按每平方3500元購買,都是小產權房。與縣城的大產權新房每平方8000元左右相比,師傅表示,農村人不適合住樓房,花錢也多。住樓要取暖費、業費,而且以前種地不用花錢買糧食,現在想填飽肚子都要花錢。

師傅的話雖然悲觀,但失去土地的嚴重,馬克思和《資本論》早就告訴我們了。他擔心多年以后,社會上會多出許多的無業游民。這個問題的確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