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農村老家親戚的孩子結婚,婚禮前來鄭州準備結婚用品期間,特意找到我,請我去參加婚宴。本以為娶媳婦是喜事,作為家長應該是高高興興的。然而,親戚卻似乎滿懷心事。詢問原因,他告訴我,娶兒媳婦不僅掏空了腰包,還欠下了一大筆賬,同時也讓親家、兒媳和兒子都到不太滿意,怎麼能高興得起來呢!看我不相信,他略給我算了一下:據老家的標準,訂婚禮金出了十萬八千元,訂婚的“三金”花了二萬五千元,為新人在縣城里買房付首付花了三十萬、裝修花了十五萬,結婚禮金對方要求十五萬元,改口費對方要求一萬元,其它花費大約四萬元。這樣一算,總共花了約八十萬元。而且方還要求全款買車。一般來說,車輛由方陪嫁。但這兩年,農村孩子越來越,一些家庭為了能順利娶到媳婦,不敢向對方提出陪嫁的事,就只能自己掏腰包了。我建議親戚能不能和孩子們商量一下,暫時不買車?親戚搖搖頭說,算了!本來讓他們婚后還房子按揭貸款就很不容易才說通,就不能再提不買車的事了。好在孩子們只要求買十來萬的車;要是學著有些人,非要買幾十萬的好車,咱刮骨頭賣也辦不!親戚接著說,老兩口子種地、養羊,農閑的時候,時不時出去打工。除去吃喝等各種花銷,每年只剩下一兩萬元,大半輩子積攢了六十多萬元錢,在莊子里還算是過得去的人家。但經過這場大喜,了欠債戶。好在孩子還行,還有人上門提親。有的家庭日子過得不太好,就只有睜著眼打兒了。最苦的是那些男孩子多的人家,當父母的可就遭了老罪了。看著親戚的花白頭發和一臉滄桑,心中有些沉重。記得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結婚彩禮講究的是“三轉一響”,即自行車、紉機、手表、錄音機。后來,演變了冰箱、電視機、洗機、托車。不知從何時開始,慢慢為今天的房子、車子、票子,輒百十萬。還有更高得離譜的,有人將其概括為:“一不,萬紫千紅”。“一”即車子,“不”即城里的房子,“萬紫千紅”即一萬張五十元面額的人民幣加上一千張一百元面額的人民幣。看來,質生活提高的同時,彩禮也水漲船高,越來越講究了。房子是必不可、不容商量的。不家庭在縣城或市里都買了住房,買房的主要理由是為了讓下一代孩子們從小接更好的教育,從兒園開始就要在城里上學。其中也含有互相盲目攀比的意味,鄰居已經在城里買房了,我們豈能落后?事實上,不房子買到手之后一直空著,年輕夫妻在大城市打工,父母又不能離開家中的土地,無人居住,為擺設,造浪費。私家車越來越普及,也越來越追求中高檔,年輕夫妻開出門很有面子。誰家沒車,就好像低人一等。過年的時候,村口像進行車輛展覽,國產的、合資的、進口的應盡應有,SUV、轎車、越野車五花八門。彩禮也越來越多,十萬八萬算作一般,三五十萬的也有。單獨苗的家庭,在彩禮的多寡上雙方尚有商量的余地;弟兄多的家庭,往往就很難講價,親家要為自己的兒婿多爭取一些利益,好像大家都理解和接,屬于正常現象。親戚說,現在鄉下的姑娘本就不多。們不同于男孩子那樣家里寄托有更大的期,往往念個初中就外出打工了。不孩子出門之后,就不想再回到家里。們比男孩子更容易找到工作,在商超、賓館、銀行等地方很歡迎,工作環境相對較好,接面也大,不人找到了對象留在大城市。而男孩子大多是在建筑工地、生產車間干些下力氣活兒,接人比較,學不到啥技的東西,干來干去,一年到頭還是老樣子。實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只好回到老家,想盡辦法結婚生子,然后再出門下力氣。聽了親戚的話,頗有。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往往缺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留不著人,年輕人只能往外走,出現了農村適婚男比例失衡問題,客觀上造了“娶媳婦難”。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從多著手。譬如:要改變農村家庭的教育觀念,擴大農村青年就學面;要大力發展鄉村經濟,為農村青年提供更多的就近就業機會;要繼續大力倡導移風易俗,消除天價彩禮;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杜絕盲目攀比現象的發生等等。*作者︱豫州劉大夫:河南人,鄭州市某大學教師。「青眼有加qyyjtcq」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