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到一個現象,以前在農村,娶不到媳婦主要是因為窮,拿不出彩禮,蓋不起房子。然而現在在農村,房子也蓋了,彩禮錢也不是問題,卻還有很多年過三十的男人單。在我老家的村子,有兩千四五百人,竟然有三十五個三十多歲的。以前在農村,說拉纖是個香餑餑。然而現在這個職業到了空前的冷遇,怪人的。以前的孩子守著自己悉的一方天,擇偶的范圍限于十里八里,有個中間人撮合一下也就嫁了。然而現在是山里的凰飛走了,外面的鳥兒又不愿來。如今農村人人吃飽飯,家家住新房。離人人有老婆還遠嗎?然而觀察發現,家庭經濟條件雖然很重要,但在婚姻中的占比已經大大下降了。現在的孩子青睞的是見過世面的男人。在這個開放包容的城市化時代,守著幾畝薄田的男人注定要被淘汰。誰還愿意跟著一個男人,臉朝黃土背朝天去刨食?除非你志在田園,有自己的產業。好男兒志在四方,外面的世界很彩。現在的人,可以暫時沒有錢、沒有房、沒有車,但是你一定不能坐井觀天,一定要見過世面。心有多大,天有多大,機會就有多大。

我有三個外甥,一個在深圳,娶的是湖南郴州的孩,一個在東莞,娶的是廣東云浮的孩,一個在廣州,娶的是四川綿孩。有的男人走出農村,融城市,謀得一個職位,學了一門技藝,或創一份事業,娶到一個媳婦。有的浪跡城市,看到了更大的世界,結了廣闊的人脈,驗了嶄新的生活。他們觀念超前,心態開放,在婚上持一種進攻的姿態,有更多的機會俘獲孩子的芳心。沒有見過世面,就沒有展現的機會,離你就近了!現在的孩青睞的是父母年輕的男人。現在的孩子有眼,會算計,嫁人會嫁父母年輕的男人。父母給的錢總會花完的,父母的年輕才是可持續消費的。父母年紀大了,沒有多剩余價值了,結婚以后馬上就要面臨贍養老人的難題了。生慣養的,誰愿意過門就去伺候別人的爹娘?如果父母還年輕,大樹底下好乘涼。父母年輕,紅利多多:父母可以種田、打工,一大家吃喝拉撒父母管著,人往來由父母頂著;父母可以做免費的保姆,帶娃放心又省錢,娃兒吃喝上學一條龍有人負責;父母年輕,離養老還很遙遠,心理沒有負擔,日子悠哉悠哉!父母的年齡,是一個家庭的實力!父母年邁的男人,要單,難了!現在的孩青睞的是區位便利的男人。現在是山區的孩往平地嫁,平地的孩往城里嫁,小城市的孩往大城市嫁。家庭的區位在婚嫁中舉足輕重,不考慮嫁什麼樣的人,還要考慮嫁什麼地方。山區除了空氣好、水質好、人純外,其他方面就乏善可陳了。而這些并不是年輕人所急需的,結婚過日子也不能只呼吸新鮮空氣、看山花爛漫。平地的孩嫁邊遠山區的很。偶爾也會見到,但是后面往往帶著一連串的故事。遠嫁騙婚的也有,在外面相識,生米煮飯,這類婚姻也不穩固,容易散伙。男人特別優秀,的追尋而來,老家只是一個驛站,這只是數。山區的孩,只要稍微有點姿,就能遠走高飛了。說句不好聽的話,邊遠山區幾乎是集中營!現在的孩青睞的是城里有房的男人。房子一直是婚嫁繞不過的問題。在農村,有修子才有底氣談婚娶。然而現在農村的房子也不像以前那樣氣了。婚嫁的配置悄然提升了,稍微條件好一點的孩子不滿足于農村里的房子了。不文的規定是:農村有棟樓,城里有套房。城里有套房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工作和謀生的地方由農村到城市,城市里需要有住的地方,這個要求并不過分。孩子上學,現在基本上是上城里的學校了,有房才有學位。媳婦與婆婆是天敵,分開住可以緩解婆媳矛盾,偶爾回農村可以留有親。然而,在農村蓋樓的人,仍然會命,這已經不足為奇了。農村人有錢了,蓋房了,卻變多了。殊不知,娶媳婦兒的標配已經提高了。農村里的青壯男子,要麼走出鄉村,見過世面;要麼即使留守農村,也要做鄉村能人和強者。父母不能重返年輕,但是你可以通過努力讓父母過上幸福的生活。在深山區,你無法移山,但是你可以搬到其他地方。種下梧桐樹,凰自然會飛來。農村正在日新月異,人人有飯吃,人人有房住。已經實現了人人有老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