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轉干部在許多地方被認為太過直率。這種直率既代表了正直,也有不會拐彎抹角的意味。特別是在面對不公正的事時,他們往往站在弱者一邊,而不是站在強者一邊。一些領導覺得轉業干部有時候不懂得抬舉。轉業干部的底氣來源于在部隊多年的教育,也來自在地方工作多年所到的打擊。這讓他們變得堅強無比,無論領導是否需要他們,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底氣。就像俗話說的那樣,無則剛。

有一天,一個老同事找到我,對我大加贊揚,稱我是他所認識的最有水平、最有能力的領導。只是沒有遇到能夠賞識我的上級。然而我立刻打斷了他,說:“說正題吧,找我有什麼事,只要能幫我就幫。畢竟我是轉業干部,如果我覺得你有理,我會去找領導的。”這樣的況在我轉業后的前幾年是司空見慣的。也許他們覺得原來的領導已經疲憊,不再關心小人的事,只在乎自己的問題解決了。似乎對于為群眾辦事不再熱衷。而轉業干部的到來,讓一些人覺得或許你能替他們發聲。作為一個團級轉業干部,雖然沒有實權,但在會議上發言的權力還是有的。于是我了同志們在氣時尋求安的對象。

在地方工作后,我發現了許多奇怪的現象。單位里的人分了幾個派別,除了上級派下來的干部分派不明顯外,從一開始就在單位工作的人據地域、格或利益形了幾個小團。這些小團對整個大的人文環境倒并沒有什麼破壞,但對于單位部的小集來說,卻有著巨大的殺傷力。在單位調整干部、年終評功評獎、或者職級晉升等方面,只要需要民主測評環節,這些小團就會發揮巨大作用,有時甚至毀掉一個正直但不合群的人。頻繁更換一把手單位時,這些利益小團會帶偏單位的發展方向。如果一位領導喜歡聽言,又不愿意進行調查研究,只愿坐在辦公室聽匯報,那麼對于這些單位來說,這些意見就會為幾個小團統一的聲音,而真正的民意卻藏在這幾個小頭頭的肚子里。

既然提到了小團,那麼我回想到了一些曾經發生的事。有一次單位為副科級干部競選制定方案,方案需要所有人簽字才能通過。于是小團據自己人是否能進候選名單而設置條件。如果名額多,大家都能通過,而如果只有一個名額,那麼這件事就會變得非常棘手。這些小團會為了利益之爭,甚至在臺面上阻撓別人的競選方案。這就是小團的危害,關鍵時刻他們能左右局勢。有時候小團會帶來好的結果,但也往往帶來負面影響。

在這些小團之中,一個老同事找到我,希我能幫他解決一個問題。我聽后不啞口無言。一個正科級干部競選轉為技干部,這對那些辛辛苦苦的技干部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這位老同志的舉引起了領導的不滿。他們認為他的舉只是在旁敲側擊,想方設法進行控。這讓我開始懷疑我在這個單位的境。希讀者能夠對這個問題進行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