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時,我得到了一張價值533元的福利卡,讓我興不已。我決定到超市去采購一些零食,但事實讓我到有些驚訝。我原以為這張福利卡足夠支付我的購開銷,但結賬時卻險些超支,余額僅剩下20塊錢。這讓我產生了疑:是不是我對福利卡的購能力產生了錯覺呢?

在超市里,我心挑選了一些心儀的零食,本以為總花費應該在300多塊錢左右。然而,實際況證明了我的估算過于理想化。結賬時,我差點超出福利卡的限額,這讓我開始質疑這張卡到底買了些什麼,為何覺購能力大打折扣。500多塊錢在超市里,似乎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能買到滿滿一袋。

或許是超市價上漲,或者是我對價的認知產生了偏差,總之,這次購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經濟觀念。或許,是時候重新檢討福利的實際購能力,而不是一味地依賴于表面上的優惠。回顧這次購經歷,我深生活的變幻莫測。福利卡雖然面值不菲,但無法掩蓋價上漲的事實。在2024年,即便是500多塊錢,也難以在超市里購得滿滿一籃。

這促使我開始思考,是時候審視自己的消費觀念,理面對價的飆升。或許,這是一個值得我們共同關注的社會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