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已經超越了國界的限制。然而,仍有一些人心存僥幸,選擇鉆營售假的“避風港”。下面將講述一個人的故事,他如何從一個充滿豪的原創者向失敗的深淵。

我出生在東南某市,這個地方是全國著名的鞋類生產基地,我邊的親戚都從事與鞋有關的生意。在這種環境下長大,我和同齡人的游戲都是在鞋堆中度過的。到這種熏陶,我從小立下志向:為“鞋王”。

大學畢業后,我和我的妻子組建了幸福的家庭。妻子非常支持我的志向。于是,我們來到了通便利、客商眾多的廣州,打算在這里開啟我們的“鞋業大計”,而我們的鞋子供應基地就在不遠的老家各鞋廠。剛開始的時候,我懷揣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多年經驗,相信自己一定能創造出盆滿缽滿的財富。于是,在廣州的一家鞋類批發廣場上,我選中了一家心儀的店鋪,借鑒名牌鞋的優勢,經過鉆研和設計,我打造了自己的品牌“邁克星”。這些鞋的質量絕對過,款式也非常新。然而,在我滿懷發財夢想的時候,客戶們卻不買賬。幾個月過去了,我送走了一波波老板,皮子也磨出了繭子,但鞋子依然賣不出幾雙。我開始向邊的親戚朋友請教。“干嘛搞那麼麻煩,做些像名牌的鞋子,價格不貴,肯定好賣......”聽著周圍人的“功經驗”,我也開始搖了,這樣做不就是在造假嗎?但我想,大家都這麼干,我只是“流”而已,何況我也能賺錢,沒有什麼丟人的。至于創新的夢想,我覺得謀生最重要,以后再說吧。

誰曾想,一旦邁出這一步,我就再也回不頭了。我從老家的親戚朋友那里進貨各種仿冒的全球知名品牌鞋,原價上千的正品,我只需要花兩三百元就能拿到仿品,高額的利潤讓我的訂單越來越多,我和妻子的日子也變得越來越好。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國對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增強,許多合作伙伴因銷售假冒品牌鞋而獄。我到害怕,但又舍不得這條賺“快錢”的路。經過打聽,我發現周邊的發展中國家對此的管控并不嚴格,看到了商機!我請我的生意場上的朋友幫我牽線,認識了一些境外經銷商,通過價格優勢打海外市場。為了避免被抓包,我規定店鋪只銷售給國外客戶,并且招聘的店員必須會講英語,我甚至強迫自己學習用英語與海外買家對接。這樣,我建立了一個“避風港”,通過國外廣闊的市場需求,每天的銷售額最高可達幾十萬。我覺得自己已經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然而,一年多過去了,我放下了戒備心,卻迎來了自己最不想見到的人——警察。我心里想,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原來是徐州某知名品牌鞋的代理商,在市場巡查中路過我的店,發現價格與正品相差太大,于是將我舉報給了公安機關。我的倉庫里還有價值17萬余元尚未發貨的品牌鞋和銷售賬冊全部被查扣,我1700多萬元的銷售數據也曝了。我到非常困,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和妻子商量后,想出了兩個辯解的理由。“AD不是‘某迪’的意思,NK不是‘某克’的意思......”“查獲的是假冒品牌鞋,店陳列的也是假貨,但我們銷售的確實是正品......”我以為這樣就萬無一失了,但檢察拿出了我手機聊天截圖和我推送給境外買家的產品選購網址,我在那里用“AD”等寫來標注各種品牌鞋,證據確鑿!我到非常懊悔,又陷了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

我曾想著收買公檢法,希他們能幫我擺平,免去刑事責任。巧有一個姓王的男子找上門來,告訴我他認識部人士,可以幫我疏通關系,只需轉賬60萬元就能解決問題。他說得天花墜,多次催促和引,讓我深信不疑,于是我按照他的要求行。然而,即使我照做了,公安機關仍在對我進行調查。面對我的疑慮,王某卻告訴我這只是走個過場,我相信了他。在檢察辦案的階段,我忍不住開口問:“同志,這也是走流程嗎?”檢察都被我震驚了,我把事的經過告訴了他們。在檢察的分析下,我才意識到自己很有可能被詐騙,于是積極配合并遞相關證據材料。

現在,我已經為了既是犯罪嫌疑人又是害人的“雙重份”。回頭看,如果當年我本分經營,憑借自己的能力,未嘗不可創造出一番事業。然而,我卻害人害己,拉著妻子一起下水,悔之晚矣。最終,因為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我被判有期徒刑3年6個月,并罰金463萬元。我的妻子被判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并罰金397萬元。夢想是應該有的,但必須通過合法途徑去實現。如果我想為“鞋王”,就應該腳踏實地,勤勞致富。制假售假看似一條“捷徑”,但實際上只會走向死胡同,最終不可避免地到法律的制裁。大家一定不要學我,牢記這一點!還有,如果有人聲稱自己是公檢法人員或者認識公檢法人員,說可以幫助你“找關系”,千萬不要相信,更不要抱有僥幸心理,試圖用金錢收買,最終只會落得人財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