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地區出現了一種被稱為沒事酒席或斂財酒席的現象。據當事人回應,張小姐放假回來后吃了20個酒席,但卻支付不起這筆費用。一個月的打工工資只有4000元,而回家吃酒席幾乎耗盡了一年的工資。許多酒席都是針對外出打工的人,特別是回家過年時的工資。一些部分的村民平時打麻將、玩牌,但過年時卻準備了數十個酒席,等待著打工者帶回的工資。據當事人,貴州個別地方利用過年時打工者回家的機會,準備各種手段舉辦酒席來斂財。為了辦酒席,他們不惜想出各種名目,甚至包括理發、剃頭等活都要舉辦酒席。這種陋習對當地社會和諧穩定造了巨大破壞。雖然這種行為的人并不多,但往往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當地鎮政府多次發布規定打擊這種詐風惡俗,但卻難以除。于是,一位副鎮長率領人員前往酒席現場與東家涉,但并未取得任何果。為了打擊酒席詐騙之風,相關工作人員采取撒鹽的方式對涉事的酒席進行懲治,以避免更多老百姓的經濟損失。盡管相關治安人員的方式方法有待商榷,但他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