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生吐槽一天吃5場酒席,與農村辦席被工作人員往食中撒鹽,這兩個事并不矛盾。這是兩碼事。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意思是,人往來,各種酒席泛濫,“娃娃剃頭發、搬家、打頂、過生日都要辦”,即使再討厭,再為負擔,也屬于民風民俗范疇的事。如果覺得為了你的負擔,那麼你可以選擇不去參加。這種酒席都是來回的事,你自己把握好就行了。村規村約,或者什麼工作人員,可以倡導,可以移風易俗,但是不能去給人家鍋里撒鹽。倡導可以,但是往人家鍋里撒鹽,這就是你的不對了,這就越界了。

王學泰先生在其著作《游民文化與中國社會》中提出了“形社會”和“活著的傳統”的概念,認為“形社會”是中國主流文化以外的另一個相輔相的傳統文化,支配著半個中國,時時冒出來“一統天下”,組了歷數千年不衰的“社會”“活著的傳統”和潛規則原理。訂婚要彩禮,娃娃剃頭發、搬家、打頂、過生日都要辦等席等一系列習俗,不正是“活著的傳統”“社會”所派生出來的嗎?這些東西是長時間形的,它何時消失,或許并不依賴于個人或者哪個工作人員的意愿。實現理想中的公序良俗,需要一個過程。心急喝不著熱粘粥。這個小姑娘吐槽一天吃5場酒席,可以。整治酒席泛濫的事,就靠你們90后、00后了。至于往人家鍋里撒鹽的缺德行為,我看還是別辦了,貽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