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為劍,寫天寫地寫華年;落棋為子,點兵點將點江山。01這邊鬧得沸沸揚揚的“天津助學金”事件還沒完,那邊浙江一名大學生憑借一己之力,再次令“助學金爭議”攀升至新高度。起因是這位大學生唐同學領了助學金后,前往南京觀看明星的演唱會,并連續發了多條朋友圈,輔導員要求刪除朋友圈,但小唐對此要求不滿,直接將兩人的對話發至朋友圈。唐同學和老師的聊天對話顯示:領了助學金的唐同學買了張520元的門票,不惜從浙江跑到南京觀看演唱會,除此以外又曬出購買的1314元演唱會門票,說“不是1548買不起,而是1314更有價比”。輔導員看到朋友圈容后要求刪掉,態度頗為友好,讓低調一些,否則會引人不滿的,“我自己都舍不得買個演唱會的票”。唐同學不以為然回答道:“520元也不貴啊,我自己賺錢買的。”聽聞這話的輔導員也不慣著,說如果這樣的話那你也就沒必要申請助學金了。唐同學直接反駁稱,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覺得那些天天點茶的才沒必要申請,我為了買這張票每天只吃一頓飯,我覺得我沒什麼問題。兩人因此越辯越激烈,唐同學種種大言不慚的發言以及極其不友善的態度徹底惹惱了輔導員,索直接任由不服氣的發朋友圈炫耀,不再進行任何的理會和提醒。自以為有理的唐同學還真的整理了兩人的聊天記錄發到了朋友圈里,配文也寫得極為不服氣:“誰吃不起飯跟我說,我把助學金讓給你。”結果,被同學看到后怒而傳至網上。
如何評價唐同學的所作所為呢?按照唐同學所說,為了買演唱會的門票,一邊實習賺錢,一邊每天只吃一頓飯省錢,所以在的認知里,這張票不是用助學金的錢買的,而是自己賺錢買的,和助學金無關。但實際上,助學金的錢作為的既定收,在無形中為經濟能力有限的起了一個兜底的作用,填補了看演唱會加往返路費的大額開銷,保證了的原有的生活質量。換而言之,如果沒有助學金的存在,唐同學依然會去看演唱會,但會覺得貴,會為接下來一段時間的生活質量降低到煩惱,但有了助學金的存在,唐同學再無任何顧忌和煩惱。也正是有這筆錢的存在,為貧困生的唐同學了“有錢人”,520元一張的門票也不覺得貴了,一句口而出的“520元也不貴啊”,徹底惹惱了好心提醒的輔導員。
至于520元到底貴不貴,這需要因人而異,但是當這話從一個領到助學金的貧困生里說出來的時候,那就說明是不配拿到這筆錢的,拿到了能提高生活質量,拿不到也無傷大雅。助學金于而言,不是雪中送炭,只是錦上添花。而從輔導員的言語里也不難看出,班里很多同學對于唐同學能夠獲得助學金都表示不服,這說明唐同學除了看演唱會以外日常行為消費也頗為高調,難以贏得同班同學的認可。生活條件如何,日常消費能力如何,朝夕相的同學最為清楚,唐同學日常所表現出來的消費能力和生活習慣,起碼是不符合同學們對貧困生的認知的。
再者就是,唐同學面對好心提醒的輔導員出言不遜,并且在公布聊天記錄的時候,似乎刻意截掉了自己怒懟輔導員的言論,只公布了自以為占理的對話容。輔導員同的家庭狀況,給了一個助學金的名額,好心想幫一幫,結果卻被唐同學反手掛在了朋友圈里,如果能夠重來一次,恐怕輔導員無論如何也不會將名額給到手里。綜合這種種因素來看,唐同學的所作所為,是配不上這筆錢的,無論是經濟上還是心態上。
助學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它不是錢,它是國家的幫扶,是一縷如微般的希,是實打實的生活,是幫助學生吃飽飯,穿暖,把書讀完,不是提高生活質量錦上添花的。03一個爭議很大的問題:貧困生應不應該有高消費?倘若你真的見過或接過真正的貧困生就會明白,這個問題本沒有存在的意義,真正的貧困生是不會有高消費的,貧困生自己眼里的高消費,和普通人眼里的高消費也是不一樣的。他們即便因為助學金或勤工儉學過上了稍微寬裕些的日子,也依然會把錢留著用在刀刃上,絕不會今朝有酒今朝醉把錢花完,因為他們窮怕了。手里的錢花完了就沒有了,后的父母和家庭給不了他們任何的經濟支持,他們只有靠自己,即便是未來自己工作賺錢了,因為自條件的種種因素使然,他們也依然不舍得高消費。
一個極為直觀的問題是,許多學生并不知道貧困生的標準是什麼,或是超過貧困標準,或是徘徊在貧困標準外,只以為缺錢就是貧困,錢不夠花就是貧困。但,誰不缺錢呢?錢哪有夠花的時候呢?如果有了助學金以后,你想的不是如何好好利用這筆錢細水長流,而是去看上千元的演唱會,去進行不符合常人認知的高消費,那就說明即便沒有助學金你依然能夠生活下去。這顯然不符合貧困生的標準,也違背了助學金存在的初衷和本意,理應將這個名額讓給比你更為需要的人,吃不飽飯穿不暖的學生大有人在,他們比你更加需要這筆錢。想起此前一些高校通過食堂、超市等消費數據分析,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數據庫信息比對,向所在學院核實等方式從而確認資助對象,悄悄往學生飯卡里打錢的作。如今看來,這樣的資助方式似乎是最為合乎理公平公正的,既杜絕了學生將錢移作他用的念頭,讓資助金只是用來吃飯,又巧妙的保護了貧困生的自尊心。希這樣的方法,能被更多高校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