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我非常忙碌,沒有時間更新了。但是這段時間為我積累了很多寶貴的職場經驗。讓我來說說最近5、6個月我集中力做的事吧!部門財務負責人因病長期休假了,偶爾微信或騰訊會議安排下工作。重點來了,公司要啟新一的融資計劃,目標是5000萬。截止去年底的時候,已經有多家私募機構、二級市場權投資基金甚至個人來公司調研十幾了。對標財務盡調事宜就全權委托給我了。年底本來就非常忙,什麼年度結賬、年度決算、年度分析、銷售人員業績核對、下一年度預算、工作總結、評優、統計年報,,,,,,已經忙不過來了,又要出大量的時間來對付投資人,頭那個大啊!沒轍,加班唄,事后一統計,整整連續加班了三個月左右,每天忙到晚上10點左右。在這里主要想講述的是對接投資人的財務盡調。一般財務人員很有這樣的機會去接融資事項,其實心里頭我是愿意做個這個活的,看看那幫投資英們是怎麼做調研的。張不,還真有點啊,畢竟大量的財務問題需要一一回復給人家,同時還要提供各種證據鏈。每家投資機構一般是由三到五名調研人員構,分別負責法務、財務、業務、創業團隊等的調研分工,其中負責財務調研的老師普遍最關心的就是近三年的營收、利率、研發支出、負債況,有無借款等、未來三年財務預測及支撐這些數據的原始材料,目的一個是看財務數據的真實,再一個是通過財務數據看看企業的發展況,如企業的財務控程度、企業的盈利水平。其實一財務調研下來,暴給投資人的企業管理問題大部分都是通過財務口徑了解到的,只看表面現象的投資人便會冒然得出結論,你們的財務水平很差。而高水平的投資人會看到問題的本質,財務只是反映了結果,因反映的是這個企業的真實管理水平。畢竟很多公司,財務部門都是一人多崗,靠財務去推業務純屬有心無力。公司為了節省開支,很多崗位都是非專業人員兼任的話,如行政前臺兼任庫管,這樣下去又怎麼能管理好。投資人為了調研穩妥起見,往往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數據,要資料,要我們的分析報告。事后了解到這些打前沿戰斗的調研人也是為了他們部日后過會,貨比三家,反饋給投資人的。經過三個月的折騰,最終的融資結果前段時間定下來了,幾個投資人合計打款XXXX萬,B融資算是暫估一段落了。老板高興壞了,畢竟在經濟下、疫反復、失業率增加的大環境下,公司還能融到千萬元級別的款項,使得企業能夠繼續往下發展下去,不至于倒閉。算是為企業提供了充足的彈藥吧!通過這次融資,人家看中的還是公司創始人的實力及其背后的資源,至于什麼公司虧損啊、控不到位啊都是浮云,這個也是衡量投資人格局及眼的最好時刻,至于說對錯,那沒人能保證,近了,看三年,遠了,七八年吧,反正我們對投資人的承諾是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