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年末騙局,保護財產安全#

年底將至,騙子們為了達自己的“KPI”,無所不用其極,騙也層出不窮。一旦有人上當騙,整個家庭可能都會陷無底深淵。為了提高人們的警惕,防止上當騙,李警經常在各個小區開展防詐騙教育講座,向社區居民普及最新的防騙知識。年末臨近,各種安全宣傳單和社區安全消息提醒頻繁發送。最近,李警向我們講述了發生在我們社區里的三個典型騙局案例,希大家能引以為戒。

第一個案例是關于小敏的。小敏是一位全職帶娃的寶媽,三年來一直沒有工作。的丈夫是一個普通的工薪階層員工,收不高,家庭經濟狀況張。小敏一直希找到一份既能賺錢又不耽誤照顧孩子的工作,以緩解家庭的經濟力,但機會很,幾乎找不到。一天,小敏收到了一條菜鳥驛站的包裹信息,到困,因為不記得買過什麼東西。打開包裹后發現一張某寶“回饋老客戶”的活卡片,卡片上顯示掃描二維碼可以領取大額優惠券。小敏覺得自己經常在某寶上領取優惠券購,沒有懷疑,按照要求掃描了二維碼,下載了一個名為“華”的APP,并據提示注冊登錄了這個APP。果然,得到了一張半價優惠券,并聯系客服領取了40多元的傭金。小敏很高興,雖然賺的錢不多,但總比沒有強。第二天,客服主聯系小敏,說可以搶一個虛擬的“商品代理名額”,搶到之后可以獲得更多的傭金。小敏試著搶了一下,沒想到竟然功了。接下來,一名自稱店鋪“數據分析師”的客服和小敏聯系,告訴只要投資一定金額給商家,就可以獲得30%的回報,并提供了三個不同金額的投資方案。小敏有些疑慮,但被高回報吸引,謹慎地選擇了3000元的投資方案。按照對方提供的賬戶轉賬了4000元、6000元和10000元,以完任務。然而,當這些任務后,對方又告訴還需要完更高級別的任務才能提現傭金和投資金額。小敏覺得事不對勁,而且手頭已經沒有更多的錢可以投,于是要求對方將的錢退還。然而,對方只是要求繼續完任務,并置之不理的退款要求。小敏意識到自己上當騙,選擇報警。然而,至今的錢還沒有追回來。這次被騙使得小敏本已經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丈夫對很生氣,小敏也非常后悔,每天都淚流滿面,希警方能盡快追回們一家人辛辛苦苦攢下的積蓄。

第二個案例是關于小楊的。小楊是離我們不遠的另一個小區的居民,他和妻子經營著一個小吃店。去年由于疫的原因,店面資金周轉困難。在思考后,小楊在網上申請了貸款。沒過多久,一個自稱為“某安銀行貸款經理”的人給他打電話,告訴他貸款申請已經通過。小楊非常高興,按要求添加了“貸款經理”的微信,并點擊了他發送的鏈接,下載了一個名為“某安口袋銀行”的虛假APP。據網頁提示,小楊在這個平臺上重新提了個人貸款申請信息,頁面顯示他有8萬元的貸款額度,但無法提現。小楊聯系了那個“貸款經理”詢問原因,他說小楊填寫的銀行卡號有誤,導致賬戶異常,所以8萬元的貸款金額被凍結,需要先支付1萬元的解凍金。解凍后,這1萬元和8萬元的貸款金額將一起轉到小楊的卡上。小楊相信了對方,立即支付了1萬元的解凍金,然后檢查自己的賬戶發現有9萬元,但仍然無法提現。于是他又聯系了“貸款經理”,對方告訴他是因為小楊在系統反應之前就點擊了提現按鈕,導致賬戶中的錢再次被凍結,這次需要支付2萬元的解凍金才能全部提現11萬元。小楊意識到事不對勁,產生了警惕心,果斷選擇報警。然而,直到今天,他的這筆錢仍未追回。他不僅沒有功貸款,還損失了一大筆錢。小楊的妻子氣憤地離開了孩子,獨自去南方打工,他們依靠的小吃店也被迫關閉。

第三個案例是李警講述的鄰居的故事。鄰居的兒正在上初中三年級。一天,班主任在班級群里發布了一條通知,表示期末考試將近,班級需要集中購買試卷和復習題冊,要求每個學生繳納198元的資料費。由于金額不大,家長們被要求以紅包的形式在群里費,并提醒每個家長在費時務必備注孩子的姓名。家長們對班主任發布的通知深信不疑,再加上初三學生購買復習資料的需求確實較大,許多家長在看到通知后開始在群里發紅包。然而,有個家長在費后突然覺得事不對勁,班級群里有兩個頭像和昵稱與班主任相同的人!于是,這個家長給班主任打了電話。當時班主任正在上課,接到電話后查看信息,才發現有人冒充自己進行詐騙。立即在群里發消息提醒家長,真正的并沒有發送任何需要費的信息,制止了家長繼續發紅包的行為。然而,此時已經有20多位家長的紅包被那個冒充的“班主任”接收了。當真正的班主任發聲之后,冒充者迅速退出群聊,消失無蹤。家長們選擇集報警,但至今案件仍未破獲。

這些真實的案例提醒我們,騙子年年有,騙日日新,我們絕不能抱有僥幸心理,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不給騙子可乘之機。你有沒有被騙的經歷?你邊的親朋好友有接到過詐騙電話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