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是明星的追隨者,那麼你應該警惕以下這些“飯圈騙局”。8月15日中午,嘉興市的一個13歲孩小李在家里刷短視頻時,收到一條私信:“快掃碼進群,給你的豆打call!”小李進群聊后,群里突然冒出一個自稱是“張警”的人,聲稱有人泄了藝人的私,要求群里的所有人配合調查,否則將直接聯系監護人繳納2萬元罰款。小李當時非常慌張,整個下午都在給“張警”發消息解釋。一開始,“張警”一直沒有回復,直到晚上才出現,并指示小李添加一個自稱是“趙律師”的好友,好好配合調查以洗清嫌疑。小李功添加上“趙律師”為好友,但這已經是第二天凌晨了。對方在此時打來視頻電話,要求小李拿來媽媽的手機,打開支付件,給他看看里面的余額。隨后,對方又發來一個收款碼,要求小李將支付寶里的所有余額轉過去,并稱這筆錢之后將原路退還。小李一連將35萬元轉給對方后,這位“趙律師”又讓小李在某購平臺買了一臺價值8000多元的手機,寄到對方指定的地點,并稱這筆錢也會退還。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小李聽從對方的指示,等到天亮后,的媽媽看到手機的轉賬記錄,才知道兒被騙了,共計損失35.8萬元。

另外一個案例發生在宿遷市,一個16歲的年小王在上網時看到一個自稱是某明星同學的人,發了這位明星的私人社賬號。由于小王是該明星的,他立刻添加了好友。幾天后,對方主給小王發來了消息,小王點開一看,發現是“偶像的律師”發來的信息。他表示該明星的私人賬戶被泄并已報案,需要小王配合調查,否則會直接通知派出所進行抓捕。小王非常害怕,因為父母不太支持他追星,所以他擔心被他們知道。在這位“律師”的指引下,小王進了一個“安全調查群”,按照“律師”的要求與其進行視頻通話進行“安全排查”。對方要求小王想辦法找來家長的手機查看余額,并要求將余額全部轉賬給自己。轉賬完后,該“律師”表示小王的犯罪嫌疑已經被“排除”,要求他刪掉家長手機收到的相關短信。小王把手機還給父母后,他們發現被轉走了6284元,趕報了警。經過警方核實,所謂的“明星律師”其實就是騙子。

還有一個案例發生在揚州市,一個14歲的小穎偶然刷到一個網絡視頻,聲稱加一個“年偶像團群”,就能免費領取該組合的周邊“福利”。作為該偶像團的,小穎立刻掃描視頻里的二維碼加了群聊。進群聊后,小穎看到群管理員宣布禮品只有200套,必須完任務才能領取,并曬出了不領取禮品的對話和發貨截圖。這讓小穎相信是真的,于是按要求掃碼給紅十字會捐款3.99元以完任務等待領獎。然而,管理員很快發來一張顯示賬戶異常的截屏,稱小穎瞞了自己是未年人的事實,導致賬戶被凍結,如不解凍就會產生滯納金,影響繼續做公益,還可能導致微信或銀行卡被扣費。被嚇壞的小穎趕問管理員該怎麼辦。管理員指引聯系解凍的客服,并拿家長的手機進行轉賬,稱解凍后這些錢都會還回來。結果小穎懵懵懂懂被對方轉走了6萬多元,爸媽回家后發現孩子被騙,趕報了警。

這些案例中展示了一些常見的詐騙套路。首先,不法分子會在網上發布某個明星的私人賬號或明星群等信息,導未年人與之聯系。然后,他們會偽裝警察、律師等份,以懷疑學生泄明星私人賬號為由,要求學生配合“調查”,威脅、恐嚇未年人拿到家長手機。最后,他們會導未年人用家長的手機掃碼轉賬、將錢轉所謂的“安全賬戶”,或提供父母的付款碼、銀行賬號、碼、支付驗證碼等,從而實施詐騙。

為了保護孩子免明星追捧的陷阱,家長應加強對孩子的反詐宣傳教育,提高他們的防騙意識和詐騙套路辨別能力。同時,家長也要加強對網銀等支付方式的管理,盡量不要將支付碼告知孩子或開通免支付,以減不必要的損失。此外,追星行為應理智進行,切勿輕易相信網上陌生人的消息或與其進行視頻通話,對于任何理由的轉賬或匯款要求,堅決不聽、不信、不轉賬。如果不幸被騙,一定要及時撥打110電話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