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辦三次酒,如此頻率難免會讓親戚朋友為難,也容易滋生攀比和浪費的不良風氣。因此,對此類陋習進行規范和約束是非常必要的。然而,移風易俗也要講究方法,符合法律法規。

1月23日有網友在社平臺曬出轉賬電子回單和收據稱村委會不允許自己在村里辦酒席并對其以1000元的罰款播放電子回單顯示收款人為旺蒼縣嘉川鎮燈塔村份經濟合作聯合社備注信息為燈塔七社郭某違規辦酒教育費1000(元)收據則蓋有旺蒼縣嘉川鎮燈塔村村民委員會的公章四年辦了三次酒席村委會按《村規民約》收取“教育費”1月24日燈塔村村黨支部書記證實了上述收據的真實“這不是罰款,是‘教育費’”他表示據當地相關規定農村自辦酒席的范圍只包括婚宴、喪宴、壽宴上述郭某自辦的酒席是家中老人去世三周年的宴席“這種是不準辦的酒席”“他(郭某)四年辦了三次酒現在又找理由辦酒引起了老百姓的不滿他一次如果收200元三次就要收600元老百姓舉報的他還是他親戚到村委會實名舉報的說辦酒辦太多了,已經吃不起了”據燈塔村村黨支部書記介紹郭某在四年分別自辦了婚宴、喪宴、生日宴以及上述周年宴其稱,對郭某收取的1000元‘教育費’是依據村民大會制定的村規民約進行的“收取的‘教育費’直接轉到鎮財政上都是公開的”記者留意到其提到的農村自辦酒席規定即《嘉川鎮規范農村自辦宴席實施方案》該方案于2020年6月實施對自辦宴席范圍進行了規定:婚嫁宴席、喪事宴席、壽宴(年齡60周歲及以上每間隔十年可辦一次壽宴)除以上三類外喬遷、升學、滿月、參軍開業、周年等其他事由一律不允許置辦酒宴該方案還規定一般群眾違規辦酒席或者接違規酒席宴請的村(社區)按《村規民約》或其他相關規定依規進行理《嘉川鎮規范農村自辦宴席實施方案》(圖片來源:旺蒼縣人民政府網截圖)嘉川鎮政府食安辦工作人員證實了這一方案其稱郭某舉辦的宴席超出了相關規定范圍被其他人舉報后村里進行了相應理旺蒼縣人民政府網顯示該縣大兩鎮、木門鎮等鄉鎮也對農村自辦宴席范圍有類似規定此前旺蒼縣辦酒象突出當地曾深治理公開報道顯示2017年以前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辦酒象突出各種各樣的酒宴五花八門群眾苦不堪言為此,旺蒼縣曾于2017年、2022年先后組織開展全覆蓋移風易俗大調研2次深治理辦酒席、鋪張浪費等2023年6月旺蒼縣政府方刊文稱移風易俗專項治理顯效出臺了《旺蒼縣整治“高價彩禮、大大辦”不良風氣專項行方案》《旺蒼縣移風易俗節儉辦紅白事10條倡導標準》在移風易俗上“立規矩”明確了農村在辦紅白事時的標準和原則修訂完善一批村規民約據不完全統計全縣“無事酒”同比下降58%平均禮金從300元~1000元下降至100元~300元網友熱議有網友認為四年辦三次酒席有點過分了“管管好的”有網友表示辦老人去世周年宴是合理的“管得太多了”有網友質疑罰款的依據“這樣的罰有無法律依據”“‘教育費’是什麼名目”有網友分了自己知道的辦酒席的理由移風易俗也要講究方法符合法律法規四年辦三次酒如今又找理由辦酒如此頻率難免會讓親戚朋友為難甚至直呼“吃不起”也容易滋生攀比和浪費的不良風氣因此,對此類陋習進行規范和約束是非常必要的然而,移風易俗也要講究方法符合法律法規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對行政罰的主、依據和程序都有嚴格限制一來以“教育費”為名的罰款行為在法理上說不通二來罰款的去向、用又由誰來監督?治理陋習的初衷是好的但遇到問題不能輒罰款治理舉措有力的同時也要注重合理合規、科學引導來源:央廣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