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丞琳的言論一出,對于河南人的負面印象再次引發了爭議,盡管已經道歉,但風波依然難以平息。在我們邊,有許多人持有類似觀點,一提起全國哪里騙子多、孬人多,很多人都會指向河南,尤其是駐馬店和開封為了最為出名的地方。那些在外打工的河南人基本上都到了這種地域歧視,這給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許多困擾。為什麼人們總是兌河南人呢?為什麼不去兌山東人或者山西人呢?河南人到底在哪個方面得罪了全國人民?河南人的素質真的有那麼差嗎?

我后來去了河南,發現河南人和其他省份的人并沒有什麼區別,大多數人都是誠實善良的,只是極數人的素質相對較差。后來,我詢問了一些老人,試圖弄清楚為什麼河南人的名聲如此不好,我四打聽了一番,漸漸發現了一些原因。

對河南人的誤解,是從改革開放后開始的。河南是農業大省,工業發展相對滯后,所以很多人外出打工,尤其是去廣東一帶的人比較多。由于大多數人只是普通的打工族,他們著破舊,吃飯喜歡吃面條而不舍得吃菜,這讓一些南方人看不起。歸到底,這是富人對窮人的一種歧視。

河南人流落到全國各地,從事的都是最臟最累的工作,如收廢品、澡、開出租等。其中很多工作都是由河南人來做,比如井蓋這個問題,也是因為當時很多收廢品的人是河南人。以北京為例,當年從事收廢品行業的河南人至有30萬人,其中以河南信人最多,比如淮濱縣和山縣等地,這些人也因此發了財。后來,一些河南人做生意時數人開始作假,出現了各種假貨,但實際上并不只有河南人才有這種現象,其他地方也是如此。

河南人逐漸加各行各業,起初他們主要從事基層工種。一些人對河南人的歧視實際上源于經濟層面,即富人看不慣窮人的心態。至于人品素質,實際上各地都差不多。

因此,對于對河南有看法的人,我建議你們去河南走走看看。你會發現,河南人是樸實善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