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妹的男友父母上月剛來我家提親。當提到不單獨買房,但愿意給28W的彩禮時,我媽的表變得很嚴肅,說晚上商量后再給答復。接著,回電話時,男友的媽媽卻哭笑不得,我也因此到了一次教育。我妹,85年屬牛的,今年36歲。沒錯,今年是的第三個本命年,本來已做好不婚的打算,但老家親友太過“熱心”,只要有人說親,就要把我妹推出去,好像我妹不結婚,他們就寢食難安一樣。2019年,我爸去世后,媽媽一個人留在老家不愿來漢與我們同住。拗不過,我妹結束了長沙的工作,賣了車,退了房,回到老家。家里就陸續有人上門求親。我妹很反那些瞎心的親戚們,也不喜歡們的關心方式,一直拒絕相親,所以又拖了兩年。一直到去年年底,才算徹底放開心結,開啟了相親之路。男朋友是一條街上的,與我妹同年,小時候見過面,后來各奔前程,不算,彼此知道名字,對不上年后的長相而已。兩個人了半年,計劃年底結婚,上周去我家提親。他家有三間兩層的老房,離我娘家不遠。按照地方風俗,我媽可以要求男方另買一套商品房結婚,當然,如果不那麼糾結,也可以不提買房的事,畢竟,夠住就行。我媽老早就給我打電話,囑咐我十一務必回家,一起把我妹的事定下來,然后戲劇的事就發生了。席間,男方大姑(我媽的牌友,比較,被他家拉著一起說親)探我媽的口風,問結婚后不單獨買房,就住老房子,可不可以。我媽豪爽地說,“房子夠住就行,兩家離得近,兩邊住都可以,我家房子以后也是的,不買就不買吧。”(我家是14年另起的樓房,裝修還行,也可以理解為農村的小別墅)男方父母松了一口氣,表明顯敞開了不,眼底都著愉悅,估計之前一直擔心我媽要求買房呢。他爸爸試探著說,“是這樣的,他倆都有車,既然不買房,關于彩禮,我們的想法,給28W,您看行不行?”邊說,邊小心地看了我一眼。我家就姊妹倆,我一類大學畢業,在當地,比較尊重。他媽媽又笑著補充了一句“這方面好商量,如果你們有什麼想法,也可以提。”意思就是,金額可以談。我瞥了一眼我媽,有點難看,眼神又帶著點沉思,一副言又止的樣子。就低聲問我妹,“你們之前沒有商量這事兒?”我妹搖搖頭,說男方在外地工作,聚離多,確實沒來得及商量彩禮。“要不先商定買東西和酒席的事吧,彩禮等我回家算算,晚上給你們答復?”我媽沉著聲音說,表依然不算好看,至沒有笑容,讓人捉。我心里一咯噔,想著難道我媽胃口還很大,打算趁此機會幫我妹多爭取點“婚后啟資金”?開席后,男方父母可能心里沒底,飯吃得不算太盡興,至緒方面沒有完全放開。各自心里都揣著事,我老公還對我眨眼,小聲問:“咱媽是嫌?我們當初結婚時,你怎麼搞定的?”回家后,孩子在院子里玩狗子,我們正襟危坐,等著我媽“訓話”。老太太先是去柜把存折和銀行卡都搜羅出來,攤在茶幾上,“這是我和你爸所有的存款,不多,湊一起也就30多萬。”“我每個月退休金3000塊錢,你們是知道的,夠生活,但以后有個啥病的話,手上肯定要預留一筆錢備用的。”“所以我是這樣想的,你作為姐姐,也有孩子要養,大城市開銷又高,你妹結婚,你據自己的能力,給包個紅包,多隨意,心意到了就行。咱家這個房子,你爸之前說給你妹妹的,今天亮(我老公)也在這里,都敞開了說清楚,沒意見吧?”我媽看著我,臉有些紅,眼角潤,不知道是想起了我爸,還是兒要出嫁了。“沒意見沒意見,我知道這事”,我老公尬尬地笑著,一臉討好丈母娘像,不知道老太太怎麼扯到他頭上去了,忙不迭地應答道。“媽,你是打算把我嫁出去,就分家啊?我每天還要來蹭飯的呢。”我妹沒表現出太多的擔心。“結婚后,就不能再像以前那麼隨意了,蹭飯可以,要提前跟你婆婆說好。”“咱家雖然不富裕,但你結婚,也不能落人話柄。關于彩禮,我是這麼想的,他家給多,我陪多,但28W有些多,你看老媽總共也就30W的財產,辦酒買嫁妝還得花錢。都給你陪嫁了,以后生病還得讓你們掏錢,不好。”“我的意思,就個吉利數,18W,到時我再添18W給你帶回去,往后的生活,得你們自己去掙了。”我越聽越糊涂,從來只有嫌彩禮的,我家這位,是嫌多了,直接給人家減了十萬下來。不知道對方父母聽見了,會作何想。回電話時,我特意站在旁邊聽。我媽一說出真實想法,那邊直接懵x了,估計他們也是頭一次聽這樣的事,千算萬算,都沒想到我媽會這樣說。“沖您這句話,您這親家我認定了,以后有什麼要幫忙的,您直接開口。我也只有這一個兒子,他姐不會跟他爭的,等我們去了,這些還是他們的,我家絕對不會虧待你姑娘的,我把話放在這里,親家您就看著。”他爸激地有些語無倫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