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蘋果產業鏈一片不太平。首先是富士康傳出被有關部門“查稅、查用地”的消息,導致工業富聯在短短三個易日市值蒸發了522億元。接著,iPhone 15全系價格暴跌的消息登上了熱搜榜首。在這微妙的背景下,蘋果CEO庫克今年已經兩次訪華,引來了眾多解讀。特別是他最近的一次訪問中,庫克在四川雅安村鎮看小學生用iPad學習編程,但與此同時“華為中國銷量已超越蘋果”的消息登上了當日微博熱搜,形了一場戲劇的高手過招。這一系列事件引發了人們對于蘋果供應鏈的關注,以及對于立訊在其中的重要

庫克在訪問立訊的過程中表示,目前有超過95%的蘋果產品是在中國制造。而在A市場,立訊以2227億元的市值排名第三,僅次于比亞迪和工業富聯。從已披的大客戶銷售額來看,立訊來自第一大客戶的收已經從2016年的46億元躍升至2022年的1568億元,為A之最。按照蘋果2022財年1.6萬億元的營業本計算,其在立訊上的本占了大約10%。立訊目前為蘋果生產包括AirPods、Apple Watch和iPhone 15等產品,同時還將為蘋果首款混合現實頭戴式設備的組裝商。立訊在蘋果供應鏈中的重要位置,對于立訊來說意義重大,也是40年前創始人王來春難以想象的。

王來春在蘋果供應鏈中的角并不僅僅是一個代工商,他通過并購和擴張,使立訊逐漸深蘋果供應鏈。然而,立訊最近的三季報和全年業績預告顯示,第三季度收和存貨出現了同比下,部分原因歸咎于大客戶嚴控庫存。這也引發了人們對于果鏈的拐點是否已經出現以及未來的抉擇的思考。立訊作為果鏈巨頭之一,面臨著類似的問題。

除了在蘋果供應鏈中的重要,立訊還在不斷尋找第二曲線。近年來,立訊通過并購和擴張進了新能源汽車領域,并將其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立訊的三個五年戰略目標是在第三個五年為全球零部件Tier1領導廠商。他們已經開始收購和投資電汽車制造商的供應商,并且在汽車領域的業務布局不斷擴大。立訊不再過分依賴數幾家大客戶,而是向更多的客戶提供服務。在過去的幾年中,立訊通過與蘋果的合作積累了供應鏈管理和技打磨的經驗,這使得他們可以向更多客戶提供支持。

然而,立訊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利率的下降以及持續的巨額資本開支讓果鏈公司們越陷越深。立訊利率從上市之初的20%左右降至2022年的12.19%,進一步下至11.8%。與此同時,他們也面臨著不斷增加的資本開支力。果鏈巨頭們需要不斷投資以擴大產能,但這些投資并不能完全彌補低利潤率帶來的挑戰。

蘋果供應鏈的對于立訊來說是一次考驗,同時也是轉型的契機。立訊已經開始在汽車領域尋找新的機會,不再過分依賴蘋果。他們希能夠在未來為更多汽車品牌的Tier1供應商。然而,在手機行業部,華為的強勢回歸可能會對蘋果產生競爭力。立訊過去多年從蘋果那里獲得了許多經驗和積累,這使得他們能夠向更多的客戶提供支持。立訊已經對未來有了更多規劃,希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實現自的發展目標。

總的來說,蘋果供應鏈的給立訊帶來了挑戰,但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轉型的機會。立訊已經開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尋找新的機會,并希能夠減對蘋果的依賴。他們通過不斷的并購和擴張,深了蘋果供應鏈,同時也積累了供應鏈管理和技打磨的經驗。立訊能夠在未來為更多汽車品牌的供應商,并實現自的發展目標。